- 6
-
行政许可
- 8
-
行政程序
- 9
-
行政事实行为
- 10
-
狭义的行政征收
- 11
-
行政行为
- A.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 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 E.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 A.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
- B.依法办事,不偏私
- C.不单方接触
- D.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
- E.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
- A.中央行政机关
- B.一般地方行政机关
- C.最高人民检察院
- D.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
- E.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机关
- A.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B.视察
- C.审查政府行政法规
- D.质询
- E.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A.行政机关与某居民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
- B.税务局与自来水公司签订的供水合同
- C.公安机关与某个体户签订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合同
- D.政府与某计算机公司签订的政府采购合同
- E.行政机关与某公务员签订的聘用合同
- A.调查权
- B.决定权
- C.强制措施权
- D.建议权
- E.执行权
- A.国家科技奖励金
- B.特定人员离退休金
- C.最低生活保障费
- D.自然灾害救济金
- E.自然灾害救济物资
- A.有关回避事项
- B.有关执行程序事项
- C.有关诉讼期限事项
- D.对妨碍诉讼行为采取强制措施
- E.审判委员会对重大行政案件的处理
- A.国务院备案
- B.全国人大备案
- C.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 A.制定法
- B.判例法
- C.习惯和惯例
- D.行政法理
- E.条约和协定
- A.行政机关
- B.国家机关
- C.国家公务员
- D.法律授权的组织
- E.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 A.3日内
- B.10日内
- C.15日内
- D.30日内
- A.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
- B.因停产停业提起的诉讼
- C.因确认发明专利权提起的诉讼
- D.对国务院某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 A.合法性审查为原则
- B.合理性审查为原则
- C.全面审查为原则
- D.抽象审查为原则
- A.合法的行政行为引起的
- B.违法的行政行为引起的
- C.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引起的
- D.非要式行政行为引起的
- A.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 B.复议机关
- C.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 D.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
- A.行政裁决
- B.行政审判
- C.行政仲裁
- D.行政调解
- A.事先行政程序和事后行政程序
- B.强制性程序和任意性程序
- C.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
- D.抽象行政行为的程序和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
- A.乡政府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引发的争议
- B.镇政府民事调解行为引发的争议
- C.县工商局在商场购买办公用品引发的争议
- D.市政府作出的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引发的争议
- A.利润损失
- B.精神损失
- C.市场机会损失
- D.必要的经常性的费用开支
- A.平时考核的结果
- B.定期考核的结果
- C.主管领导的评价
- D.人民群众的评价
- A.某市海关
- B.某市海关的上一级海关
- C.某市人民政府
- D.某省人民政府
- A.证人孔某因患严重疾病可能死亡
- B.证人刘某因身体残疾而行动不便
- C.证人孙某因离婚而情绪低落
- D.证人张某不准备出庭质证
- A.15日内
- B.30日内
- C.两个月内
- D.三个月内
- A.50元至100元的罚款
- B.100元至200元的罚款
- C.200元至500元的罚款
- D.5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 A.李某的妻子杨某
- B.李某的朋友刘某
- C.李某所在单位指定的张某
- D.李某所在街道指定的孙某
- A.国家行政机关
- B.拥有规章制定权
- C.依法取得行政主体资格
- D.受各级政府直接领导
- A.参照地方政府规章
- B.参照国务院部、委规章
-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 D.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释
- A.了解权
- B.申辩权
- C.申诉权
- D.建议权
- 41
-
行政许可是一种( )
- A.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 B.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 C.非要式行政行为
- D.非授益性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