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立法权
- B.解释权
- C.执行权
- D.保障权
- E.其他职权
- A.法制原则
- B.检察独立原则
- C.民主原则
- D.遵循先例原则
- E.双重领导原则
- 11
-
国家行政的客体是( )
- A.国家政务
- B.家庭事务
- C.社会事务
- D.单位事务
- E.企业事务
-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B.集中统一
- C.民主集中制
- D.议行合一
- E.高度自治
- A.官僚主义
- B.权力过分集中
- C.家长制
- D.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 E.形形色色的特权
- A.立法监督
- B.司法监督
- C.行政监督
- D.民主监督
- A.4年
- B.5年
- C.6年
- D.8年
- A.民主集中制
- B.集体领导制
- C.首长负责制
- D.分权制衡制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 B.中央军事委员会
- C.国家主席
- D.国务院
- A.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 B.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 C.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 D.上一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 A.拘传
- B.拘留
- C.取保候审
- D.监视居住
- A.3年
- B.4年
- C.5年
- D.6年
- 21
-
村民委员会委员由( )
- A.乡级人民政府委任
- B.中共乡级党委聘任
- C.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 D.村民委员会主任聘任
- A.中国民主建国会
- B.中国民主同盟
- C.中国民主促进会
- D.中国农工民主党
- A.3年
- B.4年
- C.5年
- D.6年
- A.议行合一
- B.“一国两制”的构想
- C.民族自治
- D.依法治国
- A.民族团结
- B.民族融合
- C.民族和解
- D.民族区域自治
- A.垂直领导
- B.协商与指导
- C.地方自治
- D.民族自治
- A.中央政府
- B.地方政府
- C.特区政府
- D.自治区政府
- A.终身制元首
- B.议会制元首
- C.总统制元首
- D.集体元首
- A.计划委员会
- B.政务院
- C.法院
- D.检察院
- A.马克思
- B.恩格斯
- C.列宁
- D.毛泽东
- A.国家元首
- B.政府首脑
- C.参议院议长
- D.众议院议长
- A.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及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 B.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C.国务院部委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A.全国人大主席团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中共中央
- D.国家主席
- 34
-
选民登记按( )
- A.社区进行
- B.街道进行
- C.选区进行
- D.企事业单位进行
- A.人民政府许可
- B.人代会许可
- C.人代会主席团许可
- D.人大常委会许可
- A.1949年
- B.1950年
- C.1953年
- D.1954年
- A.1953年颁布的《选举法》
- B.1954年颁布的《宪法》
- C.1979年颁布的《选举法》
- D.1982年颁布的《宪法》
- A.立法机关
- B.行政机关
- C.审判机关
- D.检察机关
- A.国体
- B.政体
- C.国家结构形式
- D.国家治理形式
- A.总理
- B.首相
- C.总统
- D.议长
- A.1949年
- B.1954年
- C.1956年
- D.1958年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0年
- A.10人
- B.20人
- C.30人
- D.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