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00034)2018年4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 A.系统性
  • B.必然性
  • C.前进性
  • D.非直线式
  • E.    全面性
10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 )

  • A.有限性
  • B.无限性
  • C.发展性
  • D.系统性
  • E.    不均匀性
11

社会学的社会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A.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
  • B.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 C.建立规范
  • D.提供模式
  • E.    反馈信息
12

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城镇化可分为( )

  • A.同步城镇化
  • B.过度城镇化
  • C.滞后城镇化
  • D.低度城镇化
  • E.    逆城镇化
13

中国的局部现代化阶段开始于( )

  • A.1840年
  • B.1890年
  • C.1912年
  • D.    1949年
14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有( )

  • A.奥古斯特·孔德
  • B.卡尔·马克思
  • C.赫伯特·斯宾塞
  • D.埃米尔·涂尔干
  • E.    马克斯·韦伯
16

以帕森斯、列维、勒纳、摩尔、英格尔斯、麦克勒兰德、布莱克、艾森斯塔德等为主要代表的现代化理论属于( )

  • A.依附理论
  • B.信息社会论
  • C.世界体系理论
  • D.    经典现代化理论
17

毛泽东把农民阶级分为( )

  • A.三个阶层
  • B.四个阶层
  • C.五个阶层
  • D.    六个阶层
19

琼·戈特曼创立了( )

  • A.田园城市理论
  • B.城市群理论
  • C.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 D.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20

滕尼斯分析了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类型,即( )

  • A.社区和社会
  • B.社区和小区
  • C.社区和社团
  • D.    社区和群体
21

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劳动可分为( )

  •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 B.个体劳动和群体劳动
  •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D.    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
22

在组织管理理论的权变理论中,较著名的是( )

  • A.X理论
  • B.超X理论
  • C.Y理论
  • D.    超Y理论
23

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纳为( )

  • A.两种类型
  • B.三种类型
  • C.四种类型
  • D.    五种类型
24

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之一是( )

  • A.社会选拔
  • B.社会化
  • C.知识技术创新
  • D.    减小就业压力
25

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群体可以分为( )

  •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 B.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 C.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 D.    内群体和外群体
26

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 )

  • A.联合家庭
  • B.核心家庭
  • C.组合家庭
  • D.    主干家庭
27

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属于( )

  • A.契约式合作
  •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 C.自发性合作
  • D.    指导性合作
28

霍尔提出,社会存在不同的个人空间有( )

  • A.两种
  • B.三种
  • C.四种
  • D.    五种
29

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

  •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 C.强势形态和弱势形态
  • D.    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30

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

  • A.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 B.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 C.群体角色与个人角色
  • D.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31

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

  • A.重新社会化
  • B.再社会化
  • C.继续社会化
  • D.    基本社会化
32

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

  • A.十五届三中全会
  • B.十六届三中全会
  • C.十六届四中全会
  • D.    十七届四中全会
33

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被称为( )

  • A.社会
  • B.人口
  • C.环境
  • D.    社会结构
34

文化交流开始于( )

  • A.文化传播
  • B.文化冲突
  • C.文化采借
  • D.    文化融合
35

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 C.诠释方法论
  • D.    人文主义方法论
36

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

  • A.实验法
  • B.个案法
  • C.文献法
  • D.    统计法
37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 D.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38

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

  • A.《大众哲学》
  • B.《中国社会学》
  • C.《唯心主义的破产》
  • D.    《社会学大纲》
39

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

  • A.米歇尔·福柯
  • B.艾尔弗雷德·舒茨
  • C.安东尼·吉登斯
  • D.    皮埃尔·布迪厄
40

在社会学传人中国之时,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是( )

  • A.谭嗣同
  • B.康有为
  • C.严复
  • D.    章太炎
41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

  • A.理想类型
  • B.社会交换
  • C.社会冲突
  • D.
  • AGIL功能分析图式
42

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

  • A.社会现象
  • B.社会问题
  • C.社会事实
  • D.社会行为
43

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

  • A.理解社会学
  • B.历史社会学
  • C.解释社会学
  • D.    科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