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
- B.本机关的文件材料
- C.所有机关的文件材料
- D.同级机关和非隶属机关的文件材料
- E.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
- A.针对性强
- B.直接性强
- C.纪实性强
- D.情感性强
- E.以上都有
- A.上级机关文件
- B.下级机关文件
- C.重要的带有密级的刊物、资料 ,
- D.其他机关商洽问题和需要答复的文件
- E.上级机关召开会议印发的会议文件资料
- A.抄送要限于同文件内容有关、需要对方知晓或协助办理的机关,既不能滥报滥送,也不能漏报漏送
- B.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可以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 C.向上级机关的报告,一般不要抄送下级机关
- D.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不可以抄送直接的上级机关
- E.翻印或原文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可以再上报上级机关
- A.注意隶属关系,尊重机关职权
- B.大力精简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
- C.在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不得越级行文
- D.牵涉到几个部门的问题,部门之间要先协商一致或经上级裁决,然后向下行文
- E.行文必须正确确定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 A.发布性通知的正文比较简单,只要写明发布什么规章,请贯彻执行就可以了
- B.指示性通知的写法最简单
- C.任免性通知的写法最复杂
- D.批转性、转发性通知,简单的只要写明批转、转发什么文件,请贯彻执行就行了
- E.事务性通知写法也简单,只要把需要周知或执行的事写清楚就行了
- A.业务部门立卷
- B.人事部门立卷
- C.机关秘书部门立卷
- D.档案部门立卷
- A.《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 B.《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 C.《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
- D.《档案工作》杂志
- A.直接用简称
- B.先用全称,并加以注明
- C.先用全称,再用简称,不用注明
- D.以上说法均错误
- A.阅读有关材料,搞清查办的问题
- B.查办立项
- C.查办的办理
- D.整理归档
- A.集中形式
- B.分散形式
- C.分工形式
- D.集体形式
- A.本机关的秘书长
- B.上级机关的秘书长
- C.本机关的一般职员
- D.上级机关的一般职员
- A.会议简报
- B.定期简报
- C.不定期简报
- D.工作简报
- A.办事章程
- B.任务章程
- C.条款章程
- D.综合章程
- A.商洽函
- B.问复函
- C.请准函
- D.知照函
- A.明代的《文章辨体》
- B.1912年的《公牍通论》
- C.1948年的《办事通则》
- D.1951年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 A.民国时期
- B.中共苏维埃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20世纪50年代
- A.申请
- B.请示
- C.报告
- D.函
- A.1987年
- B.1993年
- C.1997年
- D.2000年
- A.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
- B.决策性公告
- C.知照性公告
- D.指挥性公告
- A.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
- B.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 C.业务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 D.平行关系或不相隶属关系
- A.公布性公文
- B.规范性公文
- C.告知性公文
- D.机关内部公文
- A.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和发文机关名称
- B.公文标题、导语和正文主体
- C.公文标题、正文主体和结束语
- D.导语、正文主体和结束语
- A.蓝黑墨水
- B.碳素墨水
- C.纯蓝墨水
- D.黑色墨汁
- A.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
- B.绝密文件、机密文件、普通文件
- C.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 D.绝密文件、秘密文件、普通文件
- A.《尚书》
- B.《周易》
- C.《汉书》
- D.《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