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2010年4月(0027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要求政府公开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非国家机密信息。2009年10月8日,深圳市“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组织成员按网上查到的政府部门联系方式,依据《条例》分别向不同政府部门提出公开2009年度财政预算的申请。广州市很快进行了回复,并在政府网站上公开了全部l14个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此举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人们认为“公共财政预算不应是国家机密;预算信息公开,应以不涉及到国家机密、国家安全的信息为限度,其余都应该公布”。不久,上海市政府也顺应民意,表示将向全社会公布包括财政收支总量、增减幅度,预算执行进度、部分重点项目等财政预算执行信息,并表示将建立信息定期公开发布机制。2010年1月,财政部向各地财政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地做好预算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工作和其他相关基础工作,并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范围作出了统一的要求。由此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全国范围内的财政预算公开将成为现实。过去只有人大代表才能了解到的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普通市民也可以在网上查到。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1)什么是行政信息公开化?

(2)在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化有何作用?

8

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

  • A.导向和约束功能
  • B.规范与控制功能
  • C.自我调节功能
  • D.示范与激励功能
  • E.外在调节功能
9

法律方法作为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

  • A.灵活性
  • B.权威性
  • C.强制性
  • D.稳定性
  • E.规范性
12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

  • A.流动人口管理
  • B.制定社会保障法律与法规
  • C.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 D.村民自治管理
  • E.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13

强势政府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主要体现在( )

  • A.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 B.兴办国有企业
  • C.加强对企业的规范与管制
  • D.强调市场作用的发挥
  • E.公共服务社会化
14

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职能管理
  • B.后勤管理
  • C.机构管理
  • D.人员编制管理
  • E.档案管理
15

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分别是( )

  • A.经济力量
  • B.社会经济结构
  • C.经济体制
  • D.科技发展水平
  • E.国民受教育程度
16

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是一种( )

  • A.公共性权力
  • B.私人权力
  • C.政治权力
  • D.本原性权力
  • E.从属性权力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理论有( )

  • A.新公共管理理论
  • B.政府治理理论
  • C.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 D.古典行政理论
  • E.科学管理理论
18

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行政效率
  • B.转变行政职能
  • C.提升行政能力
  • D.完善行政体制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改革始终坚持( )

  • A.以政治改革为中心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以行政领导体制改革为中心
  • D.以完善公务员制度为中心
20

一般来说,一国的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 )

  • A.GDP增长速度
  • B.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 C.财政收入状况
  • D.人民收入水平
21

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立法保障
  • B.公民参与
  • C.信息公开
  • D.加强监督
23

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

  • A.国务院
  •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C.国务院各职能部门
  • D.省级人民政府
24

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理模式是( )

  • A.以德行政
  • B.诚信行政
  • C.依法行政
  • D.透明行政
25

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

  • A.目标激励
  • B.奖励激励
  • C.竞争激励
  • D.反激励
27

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 )

  • A.行政管理制度
  • B.行政控制技术
  • C.行政领导方式
  • D.行政管理方法
28

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

  • A.国政调查
  • B.质询
  • C.听证会制度
  • D.人大代表视察
29

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

  • A.行政权力
  • B.行政职位
  • C.行政人员
  • D.行政体制
30

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林德布洛姆
  • B.阿·埃佐尼
  • C.杜鲁门
  • D.赫伯特·西蒙
31

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

  • A.服从权威
  • B.谈判
  • C.冷处理
  • D.调解
32

在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 )

  • A.英国
  • B.美国
  • C.法国
  • D.德国
33

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

  •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
  • B.政治性的行政活动
  •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
  • D.经济性的技术活动
34

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

  • A.计划和组织
  • 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
  • D.激励和监督行政人员
35

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 )

  • A.辅助机构
  • B.派出机构
  • C.执行机构
  • D.咨询机构
36

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 )

  • A.咨询机构
  • B.监督机构
  • C.信息机构
  • D.执行机构
37

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

  • A.行政权力
  • B.行政组织
  • C.行政职能
  • D.行政发展
38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 )

  • A.适应性
  • B.协调性
  • C.法制性
  • D.精干高效
39

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 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
  • 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
  • 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40

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 )

  • A.中国
  • B.英国
  • C.日本
  • D.美国
41

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

  • A.公共性
  • B.强制性
  • C.自主性
  • D.有限性
42

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

  •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 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43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 A.人民民主专政
  •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三权分立制
46

霍桑实验提出了( )

  • A.“社会人”假设
  • B.“政治人”假设
  • C.“经济人”假设
  • D.“道德人”假设
47

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

  • A.泰罗
  • B.古德诺
  • C.威尔逊
  • D.法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