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犯罪中止
- 8
-
诉讼时效
- 9
-
公务员
- 10
-
国家结构形式
- A.原告
- B.被告
- C.第三人
- D.指定代理人
- E.委托代理人
- 12
-
法律后果
- A.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
- B.德国总理
- C.美国特使
- D.日本公民桥本太郎
- E.英国公民詹姆斯
- A.犯罪行为实施地
- B.犯罪结果发生地
- C.犯罪预备地
- D.销赃地
- E.被害入住所地
- A.张某与其亲外甥女
- B.王某与其亲侄女
- C.李某与其亲妹妹
- D.程某与其亲侄儿
- E.潘某与其亲表妹
- A.与经营者和解
- B.请求当地的消费者协会调解
- C.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 D.与经营者签订了仲裁协议时,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 E.直接向经营者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 A.转致
- B.反致
- C.公共秩序保留
- D.法律规避
- A.准据法
- B.冲突法
- C.本国法
- D.外国法
- A.日本公民甲与中国公民乙在美国缔结婚姻
- B.中国公民丙继承美国公民丁的遗产
- C.法国公民戊与德国公民己在中国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 D.中国公民庚和辛在上海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 A.美国驻中国大使
- B.正在上海访问的法国总统
- C.正在香港访问的英国外交代表
- D.香港特首
- A.中国
- B.美国
- C.日本
- D.李某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
- C.《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 D.《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
- A.习惯
- B.司法判例
- C.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则
- D.权威国际法学家的学说
- A.公民
- B.法人
- C.行政机关
- D.其它社会组织
- A.50元以内的罚款
- B.50元至80元的罚款
- C.50元至100元的罚款
- D.100元至200元的罚款
- A.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的债务清偿案件判决
- B.丙公司与王某之间的债务清偿案件判决
- C.丁公司与程某之间的股东权益保护纠纷案件判决
- D.赵老大与赵老二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案件判决
- A.诉讼代理人
- B.民事诉讼中的原告
- C.民事诉讼中的被告
- D.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
- A.5日内
- B.7日内
- C.10日内
- D.15日内
- A.正在怀孕的李某
- B.正在哺乳婴儿的赵某
- C.因感冒正在休假的吴某
- D.可能判处拘役的周某
- A.中级人民法院
- B.高级人民法院
- C.最高人民法院
- D.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 A.民事诉讼
- B.仲裁
- C.行政诉讼
- D.刑事诉讼
- A.10周岁
- B.14周岁
- C.16周岁
- D.18周岁
- A.2000元
- B.3000元
- C.4000元
- D.5000元
- A.3个月
- B.4个月
- C.5个月
- D.6个月
- A.小汽车
- B.活鱼
- C.新鲜苹果
- D.别墅
- A.公司法
- B.保险法
- C.经济法
- D.商法
- A.年满8岁的张某
- B.年满15岁的李某
- C.年满18岁的陈某
- D.年满20岁的精神病人王某
- A.主体
- B.客体
- C.内容
- D.对象
- A.保险金的定值性
- B.保险的储蓄性
- C.一般是短期保险合同
- D.保险费的非讼性
- A.国务院副总理
- 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C.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 A.行政机关
- B.公民
- C.法人
- D.外国人
- A.15日内
- B.30日内
- C.60日内
- D.90日内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
- 44
-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 A.多党合作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 B.一般法与特别法
- C.根本法与普通法
- D.实体法与程序法
- 46
-
法律的本质是()
- A.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
- B.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 C.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D.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