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模拟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30.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是 ( )

  • A.阴平
  • B.阳平
  • C.下声
  • D.去声
  • E.上声
14

29. 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三省”包括 ( )

  • A.中书
  • B.门下
  • C.尚书
  • D.内阁
  • E.枢密院
15

26. 下列关于文化分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 B.底层文化指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 C.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 D.上层文化中更多的是精华,底层文化中更多的是糟粕
  • E.上层文化是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文化,在现代社会里应该遭到批判和抛弃
16

27. 后期法家的主张有 ( )

  • A.以杀去杀
  • B.以乐去乐
  • C.以仁去仁
  • D.以刑去刑
  • E.以礼去礼
17

28.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 ( )

  • A.造纸术
  • B.火药
  • C.中医
  • D.指南针
  • E.印刷术
18

24. 科举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时间是 ( )

  • A.秦汉
  • B.魏晋
  • C.隋唐
  • D.宋元
19

25.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 ( )

  • A.复兴儒学的道路
  • B.中国儒学为本体西方科技为用的道路
  • C.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
  • D.全盘西化的道路
21

22. 唐代以后通行的字体是 ( )

  • A.大篆
  • B.小篆
  • C.隶书
  • D.楷书
24

20. 最早提出“诗言志”这一艺术命题的文献是 ( )

  • A.《诗经》
  • B.《论语》
  • C.《尚书》
  • D.《国语》
26

16.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 )

  • A.《周易》
  • B.《管子》
  • C.《商君书》
  • D.《韩非子》
28

14.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出现于 ( )

  • A.汉代
  • B.南北朝
  • C.隋代
  • D.唐代
29

15. 传统汉族男子的成年礼叫 ( )

  • A.加冠
  • B.加冕
  • C.加笄
  • D.缌麻
30

12. 我国火药的发明大约在 ( )

  • A.明朝
  • B.隋朝
  • C.唐朝
  • D.宋朝
31

11.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以后,剪辫子和穿中山装,这是服饰的 ( )

  • A.阶层标志
  • B.仪礼标志
  • C.政治标志
  • D.职业标志
32

13. 周代的“三公”指的是 ( )

  • A.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 B.太师、太傅、太保
  • C.司徒、司马、司空
  • D.尚书、中书、门下
33

9. 我国南方形成稻麦两熟制是在______时期。( )

  • A.汉代以后
  • B.隋唐
  • C.北宋
  • D.南宋
37

8.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 )

  • A.徐光启
  • B.李时珍
  • C.宋应星
  • D.沈括
38

4. 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之一,下列说法能够体现这一因素的是 ( )

  • 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C.扬州及周围地区盛极一时的商业文化
  • D.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的“状元乡”、“秀才县”
40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 )

  • A.文化产品
  • B.文化内涵
  • C.文化现象
  • D.文化事象
41

3. 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是指 ( )

  • A.河北
  • B.关中地区
  • C.山西
  • D.成都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