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章节练习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28. 服饰的人文文化标志包括

  • A.信仰标志
  • B.阶层标志
  • C.礼仪标志
  • D.政治含义
  • E.职业标志
5

27. 中国生产经济的文化特征包括

  • A.“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农业起源
  • B.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 C.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 D.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 E.“养备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的农业规律
6

26. 《黄帝内经》包括的著作有

  • A.《难经》
  • B.《针灸甲乙经》
  • C.《素问》
  • D.《灵枢》
  • E.《干金要方》
7

25. 在历代政府的国策和各地方的实施中,大都在重视水利的地方,出现了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例子有

  • A.黄河、长江文明的崛起
  • B.大运河对南北政治枢纽的联结
  • C.都江堰对西南巴蜀文化的提升
  • D.泾渭二河的水利工程对西北三秦历史地位的确立
  • E.东南沿海一带人民“下南洋”开展贸易活动
8

24. 中国古代农业方面的文献包括

  • A.汉崔蹇《四民月令》
  • B.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 C.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 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 E.元王桢《农书》
9

23. 下列各项中属于服饰构成要素的有

  • A.质(原料)
  • B.形(样式)
  • C.饰(佩戴的饰物)
  • D.画(图案)
  • E.色(颜色)
10

21. 《周礼.地官.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下列选项中,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径、涂、畛、道、路
  • B.径、畛、涂、路、道
  • C.径、畛、涂、道、路
  • D.畛、涂、径、路、道
11

22. 七巧板又称

  • A.七巧圈
  • B.七巧积木
  • C.翟慧板
  • D.万花板
  • E.鬼谷算
12

20. 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传到

  • A.东南亚国家
  • B.中东阿拉伯国家
  • C.欧洲
  • D.美洲
14

19. 不属于行旅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是

  • A.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
  • B.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
  • C.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
  • D.迁徙定居的习俗传承
15

15. 近代枪炮的雏形——管形火器发明于

  • A.唐代
  • B.北宋
  • C.南宋
  • D.元代
16

17. 中国最典型的家庭制度是

  • A.五服
  • B.九族
  • C.家谱
  • D.家风
18

13. 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黄道婆是

  • A.宋代人
  • B.元代人
  • C.明代人
  • D.清代人
19

14. 我国西式广告出现于晚清时期的

  • A.上海
  • B.北京
  • C.广州
  • D.西安
20

12. 传说中,车的发明者是

  • A.炎帝
  • B.黄帝
  • C.仓颉
  • D.鲁班
21

10. 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瓦制成于

  • A.西周
  • B.秦
  • C.汉
  • D.唐
22

11. 中国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 A.《黄帝内经》
  • B.《神农本簟经》
  • C.《本草纲目》
  • D.《千金要方》
23

8. 从中国的生产文化整体说,南北方的农耕生产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 A.生产工具文化
  • B.天时、地利观念
  • C.二十四节气文化
  • D.兴修水利的观念
26

7. 下列关于服饰习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服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的创造和技巧
  • B.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
  • C.双重性格指的是实用和装饰
  • D.两重性格的顺序不分先后
27

4. 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不包括

  • A.居住方式
  • B.居住建筑格局
  • C.居住建筑仪式
  • D.居住环境
28

3. 在宋代成书,是中国也是世界少见的法医专著是

  • A.《灵枢》
  • B.《素问》
  • C.《难经》
  • D.《洗冤集录》
29

5. 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主要记录了

  • A.元代食谱
  • B.宋代食谱
  • C.清代食谱
  • D.明代食谱
30

1. 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 A.《齐民要术》
  • B.《农政全书》
  • C.《天工开物》
  • D.《淮南子》
31

2. 坐商招徕顾客的传统标志是

  • A.市声
  • B.广告
  • C.商幌
  • D.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