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章节练习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22.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及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包括

  • 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
  • B.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
  • 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
  • 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
  • E.以《道德经》作为断狱依据
6

21. 中国民间社会的成年礼有哪几种情况?

  • A.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
  • B.与养育习俗结合的成年礼
  • C.与性格培养相结合的成年礼
  • D.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 E.与生育相结合的成印礼
7

20.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

  • A.日常生活的指南
  • B.贵族等级的标志
  • C.乡里庶族的规范
  • D.立身处世的准则
  • E.沟通天人的仪式
8

19. 我国传统礼俗的特点有

  • A.等差性
  • B.调和性
  • C.规范性
  • D.强制性
  • E.严整性
9

17.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 A.伦理政治
  • B.强权政治
  • C.议会政治
  • D.民主政治
10

18. 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

  • A.天神祭祀
  • B.地神祭祀
  • C.人神祭祀
  • D.四时祭祀
11

16. 不属于传统社会礼与俗关系的是

  • A.礼从宜.使从俗
  • B.因俗制礼
  • C.齐之以礼
  • D.化民成俗
12

15. 《仪礼.士婚礼》中记述的贵族婚礼的仪式“纳采”是指

  • A.男方以雁为礼品。到女家求婚
  • B.男方将女方名字取回后到祖庙占卜,卜得吉兆后备雁往告女家
  • C.男方送上聘礼,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 D.男方卜得吉日,送女家请求同意婚期
13

12.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宗法社会婚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婚姻的目的在于祭祀祖先
  • B.婚姻的目的在于延续家族
  • C.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族间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
  • D.强调“亲上加亲。同姓可婚”
14

13. 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属于

  • A.生产生活文化
  • B.制度文化
  • C.精神文化
  • D.语言文字文化
15

14. 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 A.家族饮宴
  • B.会亲友
  • C.祭祖扫墓
  • D.祭财神
16

10. 下列关于社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古代调节乡社关系的重要节日
  • B.是以社神祭祀为中心内容的节日
  • C.是民众的假日
  • D.一般以秋社为重
17

11. 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井田制
  • D.昭穆制
18

7. 我国占代祭天的时间是在每年的

  • A.春分
  • B.夏至日
  • C.秋分
  • D.冬至日
20

8. 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是

  • A.《九刑
  • B.《吕刑》
  • C.《汤刑》
  • D.《刑书》
21

6. 在宗法制度下,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个人
  • B.家庭
  • C.宗族
  • D.部落
23

4. 下列关于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无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
  • B.它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C.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 D.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
24

3. 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是

  • A.丞相
  • B.太尉
  • C.御史大夫
  • D.太仆
26

1.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是

  • A.文官制度
  • B.三公九卿制
  • C.察举制度
  • D.军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