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的科学要素自考练习试题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21. 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

  • A.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 B.课题选择的新取向
  • C.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
  • D.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
  • E.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
5

22. 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是( )

  • A.布鲁金斯学会
  • B.美国企业研究所
  • C.传统基金会
  • D.胡佛研究所
  • E.赫特逊政策研究所
6

20. 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著的( )

  •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 B.《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
  • C.《政策科学构想》
  • D.《决策科学》
  • E.《政策内容》
7

19. 1951年《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面世,参加此书讨论的有( )

  • A.勒纳
  • B.拉斯韦尔
  • C.玛格丽特米德
  • D.罗伯特默顿
  • E.爱德华希尔兹
8

17. 古代政策研究没有形成独立学科的原因是( )

  • A.古代中国在政治体制上尚非依据“主权在民”的理念设计而成
  • B.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和政府政策的公共性都还没显露出来
  • C.参与决策的人很少
  • D.决策过程纯属“黑箱”运作
  • E.在那时还不可能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政策
9

18. 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叶,直接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有( )

  • A.亚当斯密
  • B.克劳塞维茨
  • C.卡尔马克思
  • D.拉斯韦尔
  • E.马克斯韦伯
10

14. 公共政策的个案研究的证据来源包括( )

  • A.文献
  • B.档案记录
  • C.访谈
  • D.直接观察
  • E.物理人工制品
11

15.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 )

  • A.外围概念
  • B.核心概念
  • C.系统概念
  • D.次级概念
  • E.边际概念
12

16. 对古代中国政策研究起了很大作用的是( )

  • A.史官制度
  • B.策士制度
  • C.谏议制度
  • D.科举制度
  • E.观念制度
13

13. 二手资料分析方法包括( )

  • A.内容分析法
  • B.二次分析法
  • C.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 D.历史分析方法
  • E.比较分析方法
14

12. 中国大陆系统引进国外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和研究成果的第一本教材是由张金马教授编写的( )

  • A.《政策科学导论》
  • B.《中国公共政策分析》
  • C.《变革中的中国公共政策》
  • D.《现代化与政府科学决策》
15

9. 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于( )

  • A.20世60年代初期
  • B.20世纪70年代中期
  • C.20世纪60年代中期
  • D.20世纪70年代末期
16

11. 美国著名的政策研究机构兰德公司产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

  • A.1918年和纽约
  • B.1918年和洛杉矶
  • C.1918年和华盛顿
  • D.1919年和纽约
17

10. 下列不属于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是( )

  • A.美国企业研究所
  • B.胡佛研究所
  • C.传统基金会
  • D.卡内基研究所
18

7. 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

  • A.林德布洛姆
  • B.西蒙
  • C.德洛尔
  • D.戴伊
19

8. 公共政策执行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

  • A.政策评估
  • B.政策制定
  • C.政策执行
  • D.政策终结
21

5.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

  • A.拉斯韦尔
  • B.德洛尔
  • C.韦伯
  • D.西蒙
22

4. 为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提供最初思路的是( )

  • A.勒纳
  • B.拉斯韦尔
  • C.马克思
  • D.韦伯
23

3. 使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成为更加完整的体系的著作是( )

  • A.《经济政策和充分就业》
  • B.《经济学》
  • 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D.《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4

2. 博弈论的提出者是( )

  • A.西蒙
  • B.诺依曼
  • C.拉斯韦尔
  • D.巴达克
25

1. 被认为是对管理性的机构的决策过程进行开创性研究的著作是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在1947年正式出版的( )

  • A.《组织》
  • B.《管理决策新科学》
  • C.《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
  • D.《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