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同步练习试题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15. 正式评估的特点有( )

  • A.有评估组织机构和人员专门从事政策评估活动
  • B.评估方法比较规范
  • C.具有一定客观性
  • D.评价结果比较全面
  • E.评价主体是政策制定者
7

13. 在政策调整过程中,需要纠正调整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差,加以监控的有

  • A.目标调整
  • B.人员调整
  • C.财力调整
  • D.物力调整
  • E.部门调整
8

14. 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有

  • A.正式评估
  • B.非正式评估
  • C.内部评估
  • D.外部评估
  • E.大众评估
9

11. 内部评估活动的监控要求体现为

  • A.评估过程是否真实可信
  • B.评估人员是否掌握相关的评估知识与技巧
  • C.评估标准是否规范
  • D.评估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 E.评估结论是否公正合理
10

12. 外部评估活动的监控要求反映在

  • A.评估信息是否客观全面
  • B.评估环节是否完备合理
  • C.评估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
  • D.评估标准是否合理
  • E.评估过程是否真实可信
11

9. 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监控方式主要现在

  • A.面访
  • B.写信
  • C.发E-mail
  • D.投诉
  • E.提起诉讼
12

10. 在政策制定阶段,容易导致政策锚定上的缺陷的有

  • A.决策者个体有较强的利益偏好,不宅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 B.决策所依据的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才能满足决策所处理的公共问题
  • C.决策程序没有遵守严格的和科学的劫范,容易引发必经程序的疏漏
  • D.决策方案的不完备,没有进行有效的筛趔
  • E.所制定的政策偏离客观需求,政策目杨选择错位,无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13

8. 利益集团通过接近政策制定者,了解政策制定者的

  • A.家庭背景
  • B.知识基础
  • C.能力程度
  • D.个人偏好
  • E.社会关系
14

6. 公共政策监控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分为

  • A.单方面监控
  • B.抗辩性监控
  • C.经常性监控
  • D.引发性监控
  • E.过程监控
15

7. 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主要表现在

  • A.接近
  • B.提供信息
  • C.游说
  • D.提供竞选支持
  • E.掌握国家和政府权力
16

4. 公共政策监控按照实施监控的时间先后为标准,分为

  • A.预防性监控
  • B.过程性监控
  • C.结果监控
  • D.经常性监控
  • E.引发性监控
17

5. 公共政策监控以监控的经常性为标准,分为

  • A.经常性监控
  • B.引发性监控
  • C.过程监控
  • D.结果监控
  • E.预防性监控
18

3. 政策监控具有静态性,根据监控的目的要求,建立起相应的内外部监控机制,包括

  • A.人员的配备
  • B.机构的设置
  • C.规则的确
  • D.物资的提供
  • E.规则的制定
19

2. 政策监控的主体包括

  • A.立法机关
  • B.行政机关
  • C.司法机关
  • D.大众传媒
  • E.利益集团
20

1. 量化评估建立在( )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

  • A.测量方法
  • B.统计分析
  • C.实验设计
  • D.定性分析
  • E.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