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社区护理自考专业(社区精神卫生护理)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6

Sclye 根据个体对应激源的生理反应,把应激分为( )

  • A.警戒期
  • B.阻抗期
  • C.衰竭期
  • D.恢复期
  • E.平衡期
19

东方民族较常用的自杀方法是( )

  • A.自缢
  • B.溺水
  • C.枪击
  • D.煤气中毒
  • E.跳楼
20

对煤气自杀者,宜作的处理是( )

  • A.及时关掉煤气灶
  • B.打开门窗
  • C.解开自杀者的衣领和腰带
  • D.尽快将自杀者抬全空气流迎的地方
  • E.呆在家里观察病情
21

应激的情绪反应包括( )

  • A.焦虑
  • B.恐惧
  • C.抑郁
  • D.愤怒
  • E.易激惹
22

强迫性人格障碍表现为( )

  • A.总感自己怀才不遇
  • B.不主动与他人交往
  • C.过分节俭,甚至吝膏
  • D.拘泥细节,生活小节程序化
  • E.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23

抑郁发作的病人,严重的可出现妄想,常见为( )

  • A.自责自罪妄想
  • B.贫穷安想
  • C.疑病妄想
  • D.关系妄想
  • E.被害安想
24

属于精神障碍三级颊防措施的是( )

  • A.强调住院治疗
  • B.动员家庭成员支持,参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活动
  • C.妥善解决精神障碍,精神残疾人+恢复工作或重新就业
  • D.定期举行培训班,系统介绍精神疾病的主要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
  • E.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宣教,及时提供正确的心理咨询服务
25

依据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心理治疗可分为( )

  • A.个别心理治疗
  • B.婚姻治疗
  • C.家庭治疗
  • D.人际性心理治疗
  • E.小组或集休治疗
26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有( )

  • A.偏执型
  • B.紧张型
  • C.青春型
  • D.单纯型
  • E.妄想型
27

儿童孤独症康复目标包括( )

  • A.能正确模仿常用单词
  • B.学会正确发音
  • C.逐渐主动注意周围的人
  • D.有智力缺陷的智商增高
  • E.复述能力提高
28

抑郁症的好发季节为( )

  • A.春季
  • B.夏季
  • C.夏秋季
  • D.秋冬季
29

何为自杀的一级预防( )

  • A.病因预防
  • B.早期发现
  • C.早期诊断
  • D.早期治疗
30

关于自杀的危险因索中,-一个公认的高危因索是( )

  • A.年龄
  • B.性别
  • C.自杀的家族史
  • D.自杀未遂
31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木僵属于( )

  • A.器质性木僵
  • B.抑郁性木僵
  • C.紧张性木僵
  • D.心因性木僵
33

与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应激源是( )

  • A.离婚
  • B.丧偶
  • C.失业
  • D.生病
34

易导致冠心病的性格是( )

  • A.内向兼有部分外向
  • B.外向
  • C.A型性格
  • D.B型性格
35

IQ 代表( )

  • A.抑郁分数
  • B.焦虑分数
  • C.智商分数
  • D.自评分数
36

不属于就业行为技能训练主要形式的是( )

  • A.简单作业训练
  • B.工艺制作训练
  • C.职业性劳动训练
  • D.文体娱乐活动训练
37

强迫性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 )

  • A.对任何事情均要求过严过高
  • B.需要被人喜欢或接纳
  • C.爱表现自己
  • D.性格明显孤独
38

心理咨询的最重要原则为( )

  • A.保密原则
  • B.限时原则
  • C.自愿原则
  • D.感情限定原则
40

按一定程序,消除或纠正人们的身心异常或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

  • A.精神分析治疗
  • B.行为主义治疗
  • C.认知治疗
  • D.采访者中心治疗
41

幼儿形成良好人格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是( )

  • A.严格要求孩子
  • B.过度关爱孩子
  • C.严格要求和适度关爱相结合
  • D.适度、合理关爱孩子
43

关于儿童孤独症感知觉障碍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听觉敏感
  • B.味觉敏感
  • C.触觉迟饨
  • D.痛觉敏感
44

有关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早期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 B.早期出现情感减退
  • C.早期可表现为情感缺失
  • D.早期可出现喜怒无常
45

关于产妇社区心理卫生要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消除对“坐月子”的认知误区
  • B.强化“人母”角色意识
  • C.关注产妇重点人群
  • D.评估精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