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颈椎病
- 10
-
电疗法
- 11
-
自动体位转换
- 12
-
言语
- 13
-
社区康复
- A.主动运动减少
- B.肌张力异常
- C.异常的运动和姿势
- D.原始反射延缓消失
- E.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
- 15
-
社区康复的内容有( )
- A.残疾预防
- B.残疾普查
- C.康复训练
- D.教育康复
- E.康复环境
- A.脊髓疾病
- B.下肢伤残
- C.颅脑疾病
- D.周围神经疾病
- E.老年和体弱多病者
- 17
-
常见的异常步态包括( )
- A.疼痛步态
- B.肌无力步态
- C.短腿、关节李缩强直步态
- D.共济失调步态
- E.剪刀步态
- A.确定患者存在的康复护理问题
- B.为制定和修改康复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 C.比较康复护理方案的优劣
- D.进行预后评估
- E.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 A.1~2个月
- B.2~3个月
- C.3~4个月
- D.半年以上
- A.损伤后1~2周
- B.损伤后2~4周
- C.损伤后4~6周
- D.损伤后6~8周
- A.仰卧举腿
- B.蹬空增力
- C.仰卧架桥
- D.金狮摇头
- A.GCS量表
- B.FAQ评定量表
- C.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
- D.Brunnstrom量表
- A.外伤、用力
- B.受凉、不良的姿势
- C.颈部突然转动
- D.精神受刺激
- A.病后2~4周
- B.病后1~3个月
- C.病后4~6个月
- D.病后1年
- A.焦虑和抑郁
- B.易激惹
- C.恐惧
- D.震惊
- A.脑桥
- B.小脑
- C.脑室
- D.基底节区
- A.5~20秒
- B.25~40秒
- C.30~45秒
- D.45~60秒
- A.有氧训练
- B.循环抗阻训练
- C.作业训练
- D.放松性训练
- A.踝关节
- B.膝关节
- C.足关节
- D.趾关节
- A.健腿先向上→双杖和患腿同时向上
- B.双杖和腿同时向上→健腿向上
- C.双杖先向上→健腿和患腿同时向上
- D.健腿和患腿同时向上→双杖向上
- A.系统脱敏法
- B.厌恶疗法
- C.行为塑造法
- D.暴露疗法
- A.坐式马桶
- B.卧式马桶
- C.立式马桶
- D.蹲式马桶
- A.辅助运动
- B.主动运动
- C.被动运动
- D.助力运动
- A.1级
- B.3级
- C.2级
- D.4级
- A.MMSE量表
- B.FAQ量表
- C.SAS量表
- D.SDS量表
- A.通用量角器
- B.电子角度计
- C.皮尺
- D.直角拐尺
- A.评定前,应让患者明确评定目的
- B.评定前工作人员应先了解患者的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
- C.分次评定会导致结果失真
- D.患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评定结果
- 38
-
平衡的种类不包括( )
- A.反应性平衡
- B.体位性平衡
- C.静态平衡
- D.动态平衡
- A.制备期
- B.口腔期
- C.咽期
- D.食管期
- A.进食
- B.如厕
- C.轮椅驱动
- D.穿衣
- A.人体的协调功能与平衡功能关系不大
- B.协调功能障碍只有共济失调和不随意运动两 种
- C.轮替试验不能评定人体的非平衡性协调功能
- D.患者疲劳时不宜进行协调功能的评定
- A.社区服务保障模式
- B.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 C.家庭病床模式
- D.社会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
- A.医学康复
- B.教育康复
- C.职业康复
- D.社会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