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7月自学考试生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1

下列选项中,属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是( )

  • A.使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减少
  • B.促进蛋白质合成,加强钙盐沉着
  • C.抑制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的增生
  • D.使子宫肌细胞兴奋性降低
32

调节血糖浓度使其降低的主要激素是( )

  • A.甲状腺激素
  • B.肾上腺素
  • C.胰岛素
  • D.甲状旁腺激素
33

能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合成与分泌睾酮的激素是( )

  • A.卵泡刺激素
  • B.黄体生成素
  • 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D.雄激素
34

右侧脊髓半离断,离断面以下可出现( )

  • A.仅左侧痛温觉障碍
  • B.仅右侧痛温觉障碍
  • C.仅左侧深压觉障碍
  • D.左侧痛温觉和右侧深压觉障碍
35

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参与运动调节的主要递质是( )

  • A.5-羟色胺
  • B.肽类物质
  • C.多巴胺
  • D.甘氨酸
36

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

  • A.梭外肌收缩
  • 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 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
  • D.梭外肌受到牵拉
37

能感受声波的螺旋器位于( )

  • A.前庭膜
  • B.盖膜
  • C.基底膜
  • D.蜗窗膜
38

当用光照射左眼时,瞳孔的变化是( )

  • A.只有左瞳孔缩小
  • B.只有右瞳孔缩小
  • C.两侧瞳孔都缩小
  • D.两侧瞳孔都不变
39

视近物调节过程中,最主要的是( )

  • A.瞳孔缩小
  • B.瞳孔散大
  • C.晶状体变凸,曲率半径增大
  • D.晶状体变扁平,曲率半径变小
40

构成肾脏内髓质组织液高渗透浓度梯度的溶质,主要是( )

  • A.氯化钠和尿素
  • B.葡萄糖与尿素
  • C.氯化钾与氯化钠
  • D.碳酸氢钠与氯化钠
41

尿液最终被浓缩的关键部位是在( )

  • A.近端小管
  • B.髓袢升支
  • C.髓袢降支
  •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42

体温调节的最重要中枢位于( )

  • A.延髓
  • B.下丘脑
  • C.小脑半球
  • D.大脑皮质
43

胰液是消化能力最强的消化液,主要是因为其( )

  • A.分泌量大
  • B.消化酶较全
  • C.受神经性调节
  • D.在小肠内发挥作用
44

下列选项中,促进机体产热的最重要激素是( )

  • A.雌激素
  • B.甲状腺激素
  • C.去甲肾上腺素
  • D.肾上腺素
45

动脉血中分压升高,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主要是通过兴奋( )

  • A.延髓化学感受器
  • B.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 C.肺牵张感受器
  • D.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46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

  • A.物理溶解
  • B.碳酸酐酶
  • C.氨基甲酸血白蛋白
  • D.碳酸氢盐
47

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心肌( )

  • A.有效不应期很长
  • B.对细胞外液<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0e/f1aba3b23c664d8118f2990b807225.png" width="38" height="23"/>有依赖性
  • C.有特殊传导组织,具有自律性
  • D.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频率低
48

吸气末肺内压( )

  • A.大于大气压
  • B.小于大气压
  • C.等于呼气末胸内压
  • D.等于呼气末肺内压
49

正常情况下,对肺泡气分压起缓冲作用的是( )

  • A.残气量
  • B.功能残气量
  • C.补吸气量
  • D.补呼气量
50

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 )

  • A.脊髓
  • B.延髓
  • C.下丘脑
  • D.大脑皮质
51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脏正常节律的是( )

  • A.窦性节律
  • B.房性节律
  • C.交界性节律
  • D.室性节律
52

下列情况中,静脉回心血量增多的是( )

  • A.心脏射血分数减少
  • B.呼吸运动的吸气时
  • C.骨骼肌舒张状态下
  • D.由卧位转为直立位
54

用A型标准血清与B型血液混合时,可发生( )

  • A.血液凝固
  • B.红细胞凝集
  • C.红细胞叠连
  • D.红细胞浓缩
55

跨膜转运的方式为( )

  • A.易化扩散
  • B.主动转运
  • C.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
  • D.主动转运或单纯扩散
5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红细胞生理特性的是( )

  • A.可塑变形性
  • B.渗透脆性
  • C.悬浮稳定性
  • D.吞噬性
60

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唾液的分泌,属于( )

  • A.神经调节
  • B.体液调节
  • C.神经一体液调节
  • D.自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