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0286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5

关于HIV传播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只能通过性传播
  • B.只能通过输血传播
  • C.只能通过垂直传播
  • D.不通过食品餐具传播
37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乙肝疫苗是一种( )

  • A.基因工程疫苗
  • B.减毒活疫苗
  • C.灭活疫苗
  • D.类毒素
38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 A.粪——口传播
  • B.血液传播
  • C.性接触传播
  • D.垂直传播
39

HSV——2在人体内的潜伏部位是( )

  • A.疱疹复发部位淋巴结
  • B.骶神经节
  • C.迷走神经节
  • D.三叉神经节
40

关于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病原体是钩端螺旋体
  • B.人是惟一传染源
  • C.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 D.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41

病毒包膜刺突的编码基因来自于( )

  • A.宿主细胞基因组
  • B.线粒体
  • C.质粒
  • D.病毒基因组
42

细菌划线分离常用的培养基为( )

  • A.液体培养基
  • B.半固体培养基
  • C.固体平板培养基
  • D.固体斜面培养基
43

具有异染颗粒的细菌是( )

  • A.乙型链球菌
  • B.伤寒杆菌
  • C.白喉棒状杆菌
  • D.霍乱弧菌
44

青霉素串珠试验可用于鉴定( )

  • A.炭疽杆菌
  • B.链球菌
  • C.葡萄球菌
  • D.白喉棒状杆菌
45

常用于培养结核杆菌的培养基是( )

  • A.吕氏血清培养基
  • B.亚碲酸钾血平板
  • C.SS平板
  • D.罗氏培养基
47

在血琼脂平板上培养时可形成双溶血环的细菌是( )

  • A.肉毒梭菌
  • B.破伤风梭菌
  • C.产气荚膜梭菌
  • D.肺炎球菌
48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 A.白假丝酵母菌
  • B.梅毒螺旋体
  • C.沙眼衣原体
  • D.鼠疫杆菌
50

提取病原体中有效抗感染免疫成分制成的疫苗称为( )

  • A.灭活疫苗
  • B.合成肽疫苗
  • C.亚单位疫苗
  • D.重组抗原疫苗
51

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为( )

  • A.Ⅰ、Ⅱ、Ⅳ型超敏反应
  • B.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 C.Ⅰ、Ⅲ、Ⅳ型超敏反应
  • D.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52

中枢耐受是指( )

  • A.在中枢神经系统与抗原结合所形成的免疫耐受
  • B.未成熟T、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与自身抗原结合所形成的免疫耐受
  • C.在出生后成熟T、B细胞与自身抗原结合所形成的免疫耐受
  • D.缺少活化的第二信号所致的免疫耐受
53

关于Ⅳ型超敏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 B.抗原注入后4小时达到反应高峰
  • C.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
  • D.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54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阶段包括( )

  • A.阳性选择
  • B.阴性选择
  • C.免疫细胞发育成熟阶段
  • D.效应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56

关于免疫耐受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具有非特异性
  • B.无记忆性
  • C.免疫耐受状态的维持有赖于耐受原的持续存在
  • D.与免疫抑制是同义语
59

巨噬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是( )

  • A.IgGFc受体
  • B.细胞因子受体
  • C.甘露糖受体
  • D.抗原识别受体
61

MHC——Ⅱ类分子结合、提呈外源性抗原,激活( )

  • A.CD4<sup>+</sup>T细胞
  • B.CD8<sup>+</sup>T细胞
  • C.αβT细胞
  • D.γδT细胞
62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

  •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 B.激活物质相同
  • 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 D.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64

关于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抗体有分泌型和膜型两种类型
  • B.SIg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 C.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 D.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65

免疫对机体的作用是( )

  • A.有害的
  • B.有益的
  • C.既无益也无害
  • D.正常有益,异常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