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4月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0286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6

能导致恐水病的病原体是( )

  • A.埃可病毒
  • B.登革病毒
  • C.轮状病毒
  • D.狂犬病毒
37

HIV主要侵害的靶细胞是( )

  • A.CD8+T细胞
  • B.CD4+T细胞
  • C.NK细胞
  • D.中性粒细胞
38

柯萨奇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

  • A.血液传播
  • B.消化道传播
  • C.破损皮肤
  • D.蚊虫叮咬
39

具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颗粒是( )

  • A.小球形颗粒
  • B.管形颗粒
  • C.Dane颗粒
  • D.蛋白颗粒
40

常采用镀银染色来显示的病原体是( )

  • A.钩端螺旋体
  • B.支原体
  • C.衣原体
  • D.结核杆菌
41

百日咳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

  • A.荚膜
  • B.内毒素
  • C.外毒素
  • D.菌毛
42

外斐反应可用于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此反应中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测血清中有无立克次体抗体的抗原是( )

  • A.大肠杆菌的菌体抗原
  • B.变形杆菌的菌体抗原
  • C.克雷伯杆菌的菌体抗原
  • D.志贺杆菌的菌体抗原
44

衣原体的繁殖型是( )

  • A.始体
  • B.原体
  • C.包涵体
  • D.中间体
45

能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菌是( )

  • A.淋球菌
  • B.志贺菌
  • C.脑膜炎球菌
  • D.链球菌
46

链球菌感染导致猩红热的致病物质是( )

  • A.磷壁酸
  • B.溶血素O
  • C.致热外毒素
  • D.溶血素S
47

白喉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 A.飞沫传播
  • B.血液传播
  • C.垂直传播
  • D.虫媒传播
48

肠热症第2~3周导致肠壁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引起肠穿孔,其原因是( )

  • A.外毒素的作用
  • B.内毒素的作用
  • C.细菌的侵袭力
  • D.变态反应
49

引起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 ( )

  • A.霍乱弧菌
  • B.大肠杆菌O157:H7
  • C.副溶血性弧菌
  • D.变形杆菌
50

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

  • A.脂多糖
  • B.蛋白质
  • C.肽聚糖
  • D.磷壁酸
51

与肿瘤相关的病原体是( )

  • A.HAV
  • B.链球菌
  • C.HSV-1
  • D.EB病毒
52

普通菌毛的功能是( )

  • A.抗吞噬
  • B.接合
  • C.黏附
  • D.休眠
5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释放方式是( )

  • A.破胞散
  • B.细胞融合传递
  • C.细胞间桥传递
  • D.出芽
54

免疫比浊法属于( )

  • A.凝集反应
  • B.沉淀反应
  • C.ELISA
  • D.免疫印迹
56

Graves病的发生机制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 )

  • A.Ⅰ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59

自然调节T细胞的标志是( )

  • A.CD4+CD25+Foxp3+
  • B.CD4+CD25+Foxp3-
  • C.CD4+CD25+Foxp3+
  • D.CD4+CD25Foxp3-
60

非特异性调理素包括( )

  • A.抗体
  • B.C3b
  • C.C4b
  • D.C3b和C4b
61

表达MHC——I类分子的细胞是( )

  • A.成熟红细胞
  • B.神经细胞
  • C.滋养层细胞
  • D.淋巴细胞
63

关于佐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佐剂能够增强免疫应答能力或者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 B.人体疫苗中添加的佐剂主要是弗氏佐剂
  • C.佐剂能特异性的活化淋巴细胞克隆
  • D.佐剂可以抑制单核巨噬细胞
64

补体的性质不稳定,一般采用的灭活条件是( )

  • A.56℃、30min
  • B.72℃、30s
  • C.100℃、20min
  • D.121℃、15min
65

免疫球蛋白中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结合的部位是( )

  • A.恒定区
  • B.超变区
  • C.骨架区
  • D.铰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