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
医患关系
- 8
-
身段表情
- 9
-
心理应激源
- 10
-
能力
- 11
-
思维
- 12
-
医学心理学
- A.角色行为缺如
- B.角色行为冲突
- C.角色行为减退
- D.角色行为异常
- A.儿童病人
- B.青年病人
- C.中年病人
- D.老年病人
- A.象征
- B.移置
- C.凝缩
- D.投射
- A.交互原则
- B.功利原则
-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 D.情景控制原则
- A.主动——被动型
- B.指导——合作型
- C.共同参与型
- D.被动——主动型
- A.人格测验
- B.智力测验
- C.特殊能力测验
- D.神经心理学测验
- A.广义的心理治疗和狭义的心理治疗
- B.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
- C.觉醒治疗和催眠治疗
- D.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
- A.精神分析法
- B.认知治疗
- C.行为治疗
- D.催眠治疗
- A.体质不同
- B.敏感度不同
- C.文化程度不同
- D.认知评价不同
- A.肺气肿
- B.荨麻疹
- C.多动症
- D.癔症球
- A.道德感形成
- B.社会化
- C.自我意识确立
- D.性格完善
- A.22~28岁
- B.23~28岁
- C.23~29岁
- D.24~29岁
- A.生理功能衰老退化
- B.锻炼不足
- C.对死亡的恐惧
- D.人际交往不足
- A.詹姆斯——兰格理论
- B.沙赫特酶认错情绪理论
- C.坎农的丘脑学说
- D.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 A.同一个客观事物只能引发同样的情绪
- B.情绪可以脱离客观事物产生
- C.主体本身的生理状态也可引发情绪
- D.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发人的情绪
- A.定势
- B.功能固着
- C.迁移
- D.知觉特点
- A.生物医学模式
- B.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 C.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 D.机械论医学模式
- A.正比
- B.反比
- C.正相关
- D.负相关
- A.心、身统一观点
- B.社会对个体影响观点
- C.情绪因素作用观点
- D.个性特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