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医学模式
- 9
-
总体参数
- 10
-
统计描述
- 11
-
职业健康促进
- 12
-
社会病
- 23
-
X2检验的理论依据是()
- A.t分布
- B.u分布
- C.秩和检验
- D.X<sup>2</sup>分布
- E.拟合优度检验
- 24
-
常用的氯化消毒剂有
- A.液氯
- B.漂白粉
- C.HCI
- D.漂白粉精
- E.氯酸
- A.标题
- B.标目
- C.刻度
- D.数字
- E.图例
- 26
-
X2检验的步骤包括
- A.建立检验假设
- B.确定检验水准
- C.计算检验统计量
- D.确定P值
- E.得出结论
- A.生物因素
- B.理化因素
- C.宿主因素
- D.社会环境
- A.属于观察法
- B.研究方向由“果”推“因”
- C.可确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 D.设立对照
- E.可研究一种疾病与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 A.考虑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 B.丰富了预防医学的内涵
- C.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 D.具有不全面性
- A.灵敏度
- B.特异度
- C.正确指数
- D.符合率
- 31
-
感染率的分子是()
- A.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 B.某病新发病例数
-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 D.易感染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
- A.锌
- B.铁
- C.镁
- D.磷
- A.生态平衡
- B.食物链与食物网
- C.植物
- D.动物
- 34
-
队列研究的关键环节是()
- A.人群选择
- B.对照选择
- C.随访
- D.抽样调查
- A.铅
- B.汞
- C.一氧化碳
- D.苯
-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 B.饮酒应限量
- C.食不过量,天天运动
- D.食品应无害
- A.黄曲霉毒素
- B.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 C.亚硝酸盐
- D.胺类
- A.秩和检验
- B.t检验
- C.回归分析
- D.相关分析
- A.职业病
- B.工作有关疾病
- C.非职业性疾病
- D.职业特征
- A.2次
- B.3次
- C.4次
- D.5次
- A.计划免疫
- B.特殊预防
- C.二级预防
- D.三级预防
- A.生物预防
- B.非生物预防
- C.心理预防
- D.社会预防
- A.普通线图
- B.直条图
- C.散点图
- D.直方图
- A.回归直线应在X的实测全距范围内绘制,不能任意延长
- B.截距a表示X取值为0时相应Y的均数估计
- C.方程中b表示直线的斜率
- D.b=0时直线与Y轴平行,Y与X无直线关系
- A.有机粉尘
- B.细菌
- C.金属及类金属
- D.霉菌
- A.30g
- B.40g
- C.50g
- D.60g
- A.计划免疫
- B.二级预防
- C.三级预防
- D.特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