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自考预防医学(二)考试真题(0320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2

相对于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有( )

  • A.用途广泛
  • B.组织实施较容易
  • C.所需研究对象少
  • D.一般无伦理问题
  • E.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24

病原携带者按其携带病原种类不同分为( )

  • A.带菌者
  • B.带虫者
  • C.带病毒者
  • D.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 E.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25

药源性疾病的种类有( )

  • A.毒性反应
  • B.过敏反应
  • C.二重感染
  • D.特异质反应
  • E.药物依赖性
26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损害多种多样,按照危害类型可分为( )

  • A.公害病
  • B.职业病
  • C.传染病
  • D.食源性疾病
  • E.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
27

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征包括( )

  • A.氟骨症多发生在成年人
  • B.氟斑牙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C.氟斑牙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
  • D.氟斑牙是否发病与居住年限无关
  • E.氟斑牙发病率随居住年限增长而增加
28

筛检试验评价为假阳性的结果是( )

  • A.筛检试验阳性,金标准确诊为患者
  • B.筛检试验阴性,金标准确诊为患者
  • C.筛检试验阳性,金标准确诊为非患者
  • D.筛检试验阴性,金标准确诊为非患者
29

疾病因素模型将病因分远因和近因,其中近因指的是( )

  • A.病原体
  • B.传染源
  • C.传播途径
  • D.致病机制
30

卡介苗接种的对象是( )

  • A.青少年
  • B.老年人
  • C.怀孕的妇女
  • D.新生儿和婴儿
31

几何均数描述集中趋势的资料类型是( )

  • A.正态分布资料
  • B.非正态分布资料
  • C.分布类型不清的资料
  • D.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32

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目标是( )

  • A.临床治疗
  • B.康复治疗
  • C.降低危险因素
  • D.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3

推断多个总体率之间有无差别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

  • A.方差分析
  • B.秩和检验
  • C.四格表资料检验
  • D.行×列表资料检验
34

疾病治愈和未愈人数属于的资料类型是( )

  • A.定量资料
  • B.半定量资料
  • C.二分类计数资料
  • D.多分类计数资料
35

可利用复式直条图描述的是( )

  • A.一家医院的肺结核、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死率
  • B.两家医院的肺结核、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死率
  • C.某医院2012年住院病人中肺结核、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构成
  • D.某医院2012和2013年住院病人中肺结核、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构成
37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特异性表现为( )

  • A.震颤
  • B.手脚凉
  • C.听力下降
  • D.振动性白指
39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中晚期临床表现是( )

  • A.弥漫性甲状腺肿
  • B.一般无自觉症状
  • C.甲状腺功能没有改变
  • D.周围组织的压迫症状
40

下列属于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是( )

  • A.痛痛病
  • B.森林脑炎
  • C.地方性砷中毒
  • D.地方性甲状腺肿
41

接触毒物引起慢性职业中毒发生的时间应为( )

  • A.3个月以上
  • B.6个月以上
  • C.9个月以上
  • D.12个月以上
42

卫生法规制定的依据是( )

  • A.卫生规章
  • B.卫生标准
  • C.公众提议
  • D.宪法和卫生法律
4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是( )

  • A.危害范围小
  • B.影响群体性
  • C.处理较为简单
  • D.事件发展速度慢
44

有组织的职业健康促进属于( )

  • A.第一级预防
  • B.第二级预防
  • C.第三级预防
  • D.第四级预防
45

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难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职业人群数量扩大
  • B.中小企业违规多见、监管困难
  • C.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多、患病数量大、检测难度大
  • D.职业人群数量扩大、农村人口进城市务工导致的职业人群流动性增大
46

下列属于生产性毒物的是( )

  • A.矽尘
  • B.紫外线
  • C.布氏杆菌
  • D.有机氯农药
47

我国卫生工作的总方针是( )

  • A.预防为主
  • B.中西医结合
  • C.提高卫生服务
  • D.提高卫生教育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