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自考预防医学(二)考试真题(0320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3

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是( )

  • A.潜伏期长
  • B.食源性
  • C.相似性
  • D.非传染性
  • E.爆发性
24

常见慢性病的共同特点是( )

  • A.常见病、多发病
  • B.发病隐匿、潜伏期长
  • C.多种因素共同致病
  • D.多种因素相互关联
  • E.增长速度快、呈年轻化
25

心脑血管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有( )

  • A.A型性格
  • B.食盐量大
  • C.精神紧张
  • D.急燥易怒
  • E.缺乏运动
26

碘缺乏病地区分布流行特征是( )

  • A.平原>山区
  • B.山区>平原
  • C.内地>沿海
  • D.农村>城市
  • E.沿海>内地
27

多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 )

  • A.相加作用
  • B.协同作用
  • C.加强作用
  • D.拮抗作用
  • E.独立作用
28

预防的策略是从个体预防扩展到( )

  • A.群体预防与健康促进
  • B.社会预防与健康促进
  • C.群体预防与社会预防
  • D.群体预防与疾病预防
29

常用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

  • A.极差
  • B.标准差
  • C.中位数
  • D.四分位数
30

抽样误差的表现形式为( )

  • A.测量个体数据之间的差异
  • B.测量个体数据和样本统计量的差异
  • C.测量个体数据和总体参数的差异
  •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
31

某种疾病的患者构成分别用轻度、中度和重度表示,该数据资料的类型是( )

  • A.定量变量资料
  • B.数值变量资料
  • C.等级变量资料
  • D.多分类变量资料
32

糖尿病的第三级预防就是( )

  • A.健康人的预防
  • B.糖尿病病因的预防
  • C.糖尿病尚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预防
  • D.糖尿病发病前期的预防
33

世界上最大的药物性医源性公害事件是( )

  • A.心脑肾综合症
  • B.水俣病
  • C.反应停事件
  • D.矽肺
34

乙肝传播主要途径是( )

  • A.输血
  • B.运动
  • C.握手
  • D.拥抱
35

河豚鱼中毒潜伏期一般为( )

  • A.10min~3h
  • B.3h~4h
  • C.4h~5h
  • D.5h~6h
36

依据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可以作为传染源的是( )

  • A.浴巾
  • B.肥皂
  • C.健康的狗
  • D.艾滋病的病人
37

诊断职业中毒的重要前提是( )

  • A.既往史
  • B.职业史
  • C.鉴别诊断
  • D.临床症状
38

预防铅中毒的关键是( )

  • A.铅作业后,饭前应洗手
  • B.铅作业后,下班应淋浴
  • C.控制生产环境中铅浓度
  • D.控制生产环境中的温度
40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卫生监督机构采取的应急性卫生监督措施是( )

  • A.食品厂选址
  • B.食物生产环境卫生监督
  • C.食品原料质量监督
  • D.追回食物中毒可疑产品
41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是( )

  • A.短时间大剂量毒物
  • B.短时间小剂量毒物
  • C.长时间大剂量毒物
  • D.长时间小剂量毒物
42

目前在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中最引起人们关注的物质是( )

  • A.甲醇、氨和氡
  • B.甲醇、氡和铅
  • C.甲醇、其他 和铅
  • D.甲醛、其他 和氡
43

个性主要包括( )

  • A.情绪、能力和气质
  • B.情绪、能力和性格
  • C.情绪、气质和性格
  • D.能力、气质和性格
44

生活饮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

  • A.氯化消毒
  • B.臭氧消毒
  • C.紫外线消毒
  • D.高锰酸钾消毒
47

生态平衡是一种( )

  • A.绝对平衡
  • B.数量相等的平衡
  • C.动态平衡
  • D.质量相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