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时间管理
- 11
-
组织设计
- 12
-
动力原则
- 13
-
护理质量
- 14
-
临床路径
- A.护理风险的主体是护理服务对象
- B.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
- C.护理人员因为从事了护理职业,即相应地承担了这份风险
- D.诱发护理风险的因素既有人为因素又有管理因素
- E.任何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都可能遇到护理风险
- A.护理人员的招聘与录用
- B.护理人员的薪酬管理
- C.护理人员的劳动保护
- D.护理人员的档案管理
- E.护理人力资源规划
- A.综合医院
- B.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C.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
- D.妇幼保健站
- E.中华护理学会
- A.生产控制
- B.质量控制
- C.成本控制
- D.现场控制
- E.资金控制
- 19
-
目标管理的特点包括( )
- A.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
- B.强调自我管理
- C.强调自我评价
- D.强调制度管理
- E.强调整体性管理
- 20
-
官僚制组织的特点是( )
- A.形式灵活,稳定性弱
- B.横向的组织结构
- C.组织边界模糊
- D.因事设置,专职专人
- A.组织的价值标准
- B.组织的行为准则
- C.组织的风俗习惯
- D.组织的工作环境
- A.1.1型管理
- B.1.9型管理
- C.9.9型管理
- D.9.1型管理
- A.C级工作可委托或授权,可不占用工作时间
- B.A级工作应占工作总量的40~50%
- C.B级工作不重要也不紧迫,可委托或授权
- D.B级工作应占工作总量的20~30%
- A.自我评价
- B.同行评价
- C.下属评价
- D.直接领导评价
- A.战术计划
- B.战略计划
- C.作业计划
- D.指令性计划
- A.能级原则
- B.整分合原则
- C.动力原则
- D.弹性原则
- A.协调者角色
- B.发言人角色
- C.监督者角色
- D.联络者角色
- A.斯金纳
- B.弗罗姆
- C.亚当斯
- D.赫兹伯格
- A.计划阶段
- B.实施阶段
- C.检查阶段
- D.处置阶段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 B.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
- C.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 D.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 A.安于现状,照顾家庭成为最大需要
- B.精力旺盛,争强好胜
- C.职业能力提高,责任心增强
- D.工作绩效不明显,稳定性低
- A.风险鉴别
- B.风险评估
- C.风险控制
- D.风险监测
- A.整分合原则
- B.弹性原则
- C.反馈原则
- D.能级原则
- A.降低人力成本
- B.合理组合人力
- C.满足病人需要
- D.公平原则
- A.20%
- B.25%
- C.40%
- D.50%
- A.“对立统一”观
- B.“普遍联系”观
- C.“实践检验真理”观
- D.“发展”观
- A.成熟度低
- B.较为不成熟
- C.比较成熟
- D.高度成熟
- A.前馈控制
- B.现场控制
- C.反馈控制
- D.事后控制
- A.梅奥
- B.泰罗
- C.麦格雷戈
- D.赫茨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