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康复护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0443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2

矫形器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 A.应教会患者路面防滑和鞋底防滑
  • B.矫形器覆盖的肢体外部所套的棉线织物应清洁、湿润
  • C.穿戴后重点检查肢体皮肤压迫情况
  • D.矫形器存放时勿受压和受热
  • E.必要时训练使用拐杖、助行器
23

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恢复六阶段中,第二阶段下肢会出现

  • A.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分
  • B.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
  • C.坐位,足跟触地、踝能背屈
  • D.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 E.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分
24

脑卒中又称

  • A.脑出血
  • B.脑梗塞
  • C.偏瘫
  • D.中风
  • E.急性脑血管病
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可以给予的康复治疗有

  • A.卧床和制动
  • B.关节松动术
  • C.低中频电疗
  • D.腰椎牵引
  • E.腰椎柔韧性训练
26

进行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时,应避免照射

  • A.烧伤创面
  • B.压疮溃疡面
  • C.眼睛
  • D.增生瘢痕部位
27

系统脱敏法、暴露疗法、松弛反应训练法属于康复心理治疗方法中的

  • A.精神分析疗法
  • B.支持性心理治疗
  • C.认知治疗
  • D.行为治疗
28

康复评定中的运动能力测定包括

  • A.肌力测定
  • B.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 C.手功能测定
  • D.步态分析
  • E.关节活动度测定
29

康复心理评定中,由患者主观报告自己心理状况和情绪严重程度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 B.主观心理标尺法
  • C.访谈法
  • D.心理测验法
30

步态分析中,同一足跟着地点至再次着地点间的距离为

  • A.跨步长度
  • B.步幅长度
  • C.步幅宽度
  • D.足角
33

Barthel指数评分为60分,则ADL能力缺陷判断为

  • A.严重功能缺陷
  • B.中度功能缺陷
  • C.轻度功能缺陷
  • D.自理
35

检查髋关节屈运动活动度时,正确的受检查体位是

  • A.侧卧,对侧下肢伸直
  • B.侧卧,对侧下肢屈曲
  • C.俯卧于床上,对侧下肢下垂
  • D.俯卧于床上,对侧下肢屈曲
36

肠造口术后24~48小时常出现的并发症是

  • A.肠造口缺血坏死
  • B.肠造口感染
  • C.肠造口水肿
  • D.肠造口狭窄
38

治疗师通过摇震法帮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清除气道分泌物,其措施错误的是

  • A.嘱咐患者深吸一口气
  • B.双手置于患者胸壁两侧
  • C.在吸气末摇震并加压胸壁
  • D.呼气开始时摇震结束
39

截肢患者早期若长时间乘坐轮椅,可导致髋关节发生

  • A.屈曲外旋畸形
  • B.屈曲外展畸形
  • C.屈曲内旋畸形
  • D.屈曲内收畸形
4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起床时应避免的动作是

  • A.先健侧卧于床边
  • B.利用上肢支撑并推床
  • C.腰部协助用力
  • D.双足放置于地面
42

踝关节扭伤急性期的主要康复问题是

  • A.运动能力减退
  • B.关节僵硬
  • C.关节稳定性下降
  • D.步态异常
45

不属于周围神经病损后电生理学检查内容的是

  • A.疼痛指数评分
  • B.神经肌电图
  • C.神经传导速度
  • D.强度一时间曲线检查
46

不属于骨折主要治疗环节的是

  • A.营养和药物
  • B.固定
  • C.功能锻炼
  • D.复位
47

不属于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目的的是

  • A.改善运动功能
  • B.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 C.提高交流能力
  • D.完全融入社会
48

颅脑损伤患者平卧床时,有利于静脉回流的头抬高度是

  • A.0°~5
  • B.5°~10°
  • C.10°~15°
  • D.15°~30°
50

使用颈枕的主要目的是保持

  • A.舒适睡姿体位
  • B.颈椎置于生理前凸位置
  • C.颈椎的稳定
  • D.颈椎肌肉力量
54

高位截瘫者移动时应选用的轮椅类型是

  • A.普通型轮椅
  • B.运动型轮椅
  • C.座厕轮椅
  • D.高靠背式轮
55

可以用物理疗法的情况是

  • A.血压16/13.3kPa以上
  • B.体温37℃以下
  • C.剧烈疼痛
  • D.疾病急性期
56

不属于康复期的主要康复护理目标的是

  • A.自理观点的建立
  • B.残存功能的发挥
  • C.积极实施急救护理措施,保证生命
  • D.心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