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失望
- 9
-
自理
- 10
-
文化关怀保存
- 11
-
护理诊断
- 12
-
疾病状态
- A.各种需要层次满足的顺序是固定的
- B.有些需要必须立即并持续地予以满足
- C.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
- D.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便会出现
- E.层次越高的需要,其满足方式差异越大
- A.坐立不安、失眠、疲乏
- B.缺乏自信、忧虑
- C.思维不能集中
- D.逃避、注意力和控制力缺陷
- E.胃肠功能减退
- A.自信负责
- B.诚实公正
- C.好奇执着
- D.独立思考
- E.谦虚谨慎
- A.饮食型态
- B.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
- C.活动与运动型态
- D.自我感知与自我概念型态
- E.应对与应激耐受型态
- A.6小时之内
- B.12小时之内
- C.24小时之内
- D.36小时之内
- 28
-
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 )
- A.社会认知的准确性
- B.认知过程的互动性
- C.认知形成的一致性
- D.社会认知的评估性
- E.知觉信息的选择性
- A.否认期
- B.愤怒期
- C.磋商期
- D.沮丧期
- A.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 B.帮助学习者表达内心世界及行为
- C.能在有限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许多人
- D.适用于教授某种技术或技巧
- A.痛苦、愤怒、焦虑
- B.头疼、失眠
- C.心不在焉、健忘
- D.睹物思情、行为怪异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A.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 B.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 C.以系统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 D.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 A.有感染的危险
- B.清理呼吸道无效
- C.皮肤完整性受损
- 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A.互动性
- B.系统性
- C.科学性
- D.普遍性
- A.观察
- B.归纳
- C.演绎
- D.综合
- A.基础层次
- B.复杂层次
- C.尽职层次
- D.认知层次
- A.一个预期目标可针对多个护理诊断
- B.目标的主语应该是护理人员
- C.目标应陈述清楚所进行的护理活动
- D.目标是期望护理对象能够达到的健康状态
- A.兴奋期
- B.意识期
- C.转变期
- D.接受期
- A.显示不同文化背景和环境下的文化关怀形态
- B.描述了文化关怀、世界观与文化社会结构
- C.阐述了个体、家庭、群体、社区或机构的不同健康系统
- D.解释了护理关怀的决策和行为
- 41
-
沟通的最高层次是( )
- A.礼节性沟通
- B.陈述性沟通
- C.共鸣性沟通
- D.情感性沟通
- A.礼节性沟通
- B.陈述性沟通
- C.分享性沟通
- D.情感性沟通
- A.突然改变话题
- B.主观说教
- C.言行不一
- D.虚假保证
- A.1~3小时
- B.3~6小时
- C.12~16小时
- D.24~36小时
- A.性心理发展学说
- B.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 C.道德发展理论
- D.智力发展学说
- A.独立性护理功能
- B.合作性护理功能
- C.指导性护理功能
- D.依赖性护理功能
- A.生物因素
- B.心理因素
- C.物理因素
- D.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