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个案研究
- 7
-
变量
- 8
-
非结构式访谈
- 9
-
研究目的
- A.选题
- B.收集资料
- C.整理资料
- D.分析资料
- E.撰写
- 11
-
研究设汁
- 12
-
信息
- A.新颖
- B.切题
- C.简明
- D.规范
- E.科学
- A.自然观察法
- B.结构式观察法
- C.非结构式观察法
- D.标准情形观察法
- E.半结构式观察法
- A.前言
- B.材料与方法
- C.结果
- D.讨论
- E.结论
- A.属于参数统计方法
- B.属于非参数统计方法
- C.可用于等级资料的比较
- D.可用于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比较
- E.可用予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
- A.邮寄问卷
- B.现场发放和收回
- C.电话访谈完成
- D.半结构式访谈完成
- E.非结构式访谈完成
- A.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配对资料的比较
- B.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配对资料的比较
- C.采用Mann-Whimey U检验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比较
- 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比较
- E.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比较
- A.增加样本量
- B.选择变异程度小的研究指标
- C.选择计数资料
- D.尽可能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
- E.选择偏态分布资料
- A.定额抽样
- B.目的抽样
- C.系统抽样
- D.整群抽样
- E.滚雪球抽样
- A.信息的告知
- B.信息的解释
- C.同意的能力
- D.自主性同意
- E.补偿的方法
- A.反映研究工具的稳定性
- B.反映研究工具的内在一致性
- C.反映研究工具的等同性
- D.是Cronbach’a的一种特殊形式
- E.适用于二分制的研究工具
- A.性别(男、女)
- B.身高(cm)
- C.脉搏(次/分)
- D.疗效(治愈、显效、好转、无效)
- E.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本科及以上)
- A.可重复性原则
- B.创新性原则
- C.个别现象原则
- D.客观性原则
- E.实验原则
- A.研究论文
- B.个案论文
- C.经验论文
- D.综述论文
- A.理解
- B.综合
- C.理论化
- D.设立假设检验
- A.2—4个
- B.3—5个
- C.4—6个
- D.5—7个
- A.关联性分析
- B.四表格检验
- C.Pearson相关分析
- D.配对t检验
- A.计量资料
- B.半定量资料
- C.计数资料
- D.有序分类资料
- A.单样本t检验
- B.配对t检验
- C.单样本秩和检验
- D.单因素方差分析
- A.多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评议
- B.重点是了解工具的内在属性
- C.根据评估人对概念的理解
- D.反映研究工具与其他测量标准的相关性
- A.同时效度
- B.预测效度
- C.结构效度
- D.表面效度
- 33
-
论著的篇幅一般为( )
- A.1000—3000字
- B.3000—5000字
- C.4000—6000字
- D.5000—8000字
- A.重测信度
- B.复本信度
- C.折半信度
- D.评定者间信度
- 35
-
档案记录法的缺点是( )
- A.应答偏差大
- B.花费大
- C.涉及伦理问题
- D.影响因素较多
- A.省钱、省时
- B.回收率高
- C.提供材料真实
- D.可获得更深入的资料
- A.系统抽样
- B.单纯随机抽样
- C.整群抽样
- D.分层抽样
- A.选择性偏倚
- B.信息性偏倚
- C.报告偏倚
- D.测量偏倚
- A.实验性研究
- B.类实验性研究
- C.质性研究
- D.相关性研究
- A.回顾性研究
- B.前瞻性研究
- C.干预性研究
- D.质性研究
- A.设立对照
- B.随机化
- C.盲法
- D.干预
- A.健康宣教方法
- B.健康教育效果
- C.患者文化程度
- D.护士的年资
- A.选题范围过大
- B.没有结合临床实践
- C.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
- D.研究问题不可行
- A.追溯法
- B.顺查法
- C.倒查法
- D.抽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