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问卷调查法
- 7
-
分层抽样
- 8
-
偏倚
- 9
-
知情同意
- 10
-
随机化
- 11
-
重测信度
- A.是质性研究的一种
- B.体现个体护理的独特性
- C.资料收集内容比较单一
- D.研究对象只是针对个体
- E.总结护士的工作经验
- A.费钱费力
- B.不便资料保密
- C.回收率低
- D.资料不够真实
- E.影响因素较多
- A.抽签法
- B.滚雪球法
- C.查随机数字表法
- D.分层抽样法
- E.整群抽样法
- A.分类途径
- B.著者途径
- C.主题途径
- D.关键词途径
- E.分类主题途径
- A.盲法包括单盲和双盲
- B.盲法仅是针对研究者而设计的
- C.盲法的实施阶段只包括指标的观测和数据的收集
- D.实施盲法时资料收集者应不知道受试者所在的组别
- E.盲法是为了减少可能来自于研究者或受试者主观因素所致的偏倚
- A.前言
- B.摘要
- C.材料与方法
- D.结果
- E.讨论
- A.载体
- B.知识
- C.文字
- D.概念
- E.图片
- A.血压
- B.体重
- C.性别
- D.年龄
- E.运动状况
- A.客观性原则
- B.主观性原则
- C.实验原则
- D.不可重复性原则
- E.可重复性原则
- 21
-
文献检索的方法包括( )
- A.常用法(工具法)
- B.机查法
- C.手查法
- D.追溯法
- E.循环法
- A.隐私权
- B.免于伤害权
- C.充分认知的权利
- D.公平治疗的权利
- E.不被剥削或利用的权利
- A.以结果为基础展开讨论
- B.可以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 C.应重复描述结果
- D.注意结合相关理论陈述论点
- A.质性研究的抽样方法应尽可能为概率抽样
- B.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同步进行
- C.质性研究是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研究
- D.质性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间的信任关系有助于资料获取
- E.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 A.单纯随机抽样
- B.分层抽样
- C.整群抽样
- D.系统抽样
- E.方便抽样
- 26
-
论著的篇幅一般为( )
- A.1000—2500字
- B.2000—4000字
- C.3000—5000字
- D.4000—6000字
- A.均数
- B.标准差
- C.标准误
- D.四分位数间距
- A.t检验
- B.检验
- C.方差分析
- D.秩和检验
- A.护理个案论文
- B.护理经验论文
- C.护理综述论文
- D.护理研究论文
- A.太极拳锻炼
- B.肢体功能康复
- C.卧床时勤翻身
- D.对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 31
-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 )
- A.信度高
- B.效率高
- C.适用于不易被测量的情形
- D.涉及的伦理问题较少且简单
- A.稳定性
- B.内在一致性
- C.等同性
- D.敏感性
- A.质性研究建立在实证主义的哲学观基础上
- B.质性研究常用文字描述报告结果
- C.质性研究仅包括两类,即现象学研究和人种学研究
- D.质性研究中多用量表进行测量和获取数据
- A.没有对照组
- B.没有随机取样
- C.没有人为的干预措施
- D.非实验性研究的样本量小于实验性研究
- A.排除与研究无关的干扰因素
- B.反映研究目的
- C.确定研究对象
- D.确定研究方法
- A.1—2个
- B.3—5个
- C.4—6个
- D.5—7个
- A.研究设计
- B.研究问题
- C.研究理论
- D.研究假设
- A.太小
- B.太大
- C.太窄
- D.太深
- A.进针角度
- B.疼痛程度
- C.穿刺部位
- D.以往疼痛经历
- A.量性研究
- B.质性研究
- C.田野研究
- D.历史研究
- A.充分认知的权利
- B.不被剥削或利用的权利
- C.公平治疗的权利
- D.自主决定权
- A.数值变量
- B.定性变量
- C.有序分类变量
- D.无序分类变量
- A.《贝尔蒙报告》
- B.《纽伦堡法典》
- C.《赫尔辛基宣言》
- D.《日内瓦医学宣言》
- 44
-
研究着重的是( )
- A.共性问题
- B.个别现象
- C.复杂问题
- D.简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