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一)自考2010年7月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0300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8

中年期人的心理变化特点包括( )

  • A.自我意识明确
  • B.心理素质较稳定
  • C.感知觉呈上升趋势
  • D.对事物有独特见解
  • E.智力发展出现下降趋势
20

育龄妇女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是因为其患有( )

  • A.子宫畸形
  • B.生殖道炎症
  • C.急慢性肝炎
  • D.不规则出血
  • E.生殖器官肿瘤
21

有些疾病在治愈前男女双方不应结婚,这些疾病包括( )

  • A.肝炎
  • B.肾炎
  • C.心脏病
  • D.遗传性精神病
  • E.活动性肺结核
22

社区护理工作方法包括( )

  • A.教育
  • B.策划
  • C.防治疾病
  • D.技术示范
  • E.流行病调查
24

绌脉常见于( )

  • A.贫血病人
  • B.心房颤动病人
  • C.洋地黄中毒病人
  • D.颅内压增高病人
  • E.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
25

属于心理类应激源的是( )

  • A.贫穷
  • B.考试
  • C.就业
  • D.生育
  • E.缺乏集体感
26

为防止外界对病人的潜在感染而采取的隔离防护措施称为( )

  • A.严密隔离
  • B.肠道隔离
  • C.血液隔离
  • D.保护性隔离
  • E.呼吸道隔离
27

鼻出血的社区急救护理措施是( )

  • A.送医院治疗
  • B.立即服用止血药
  • C.湿冷毛巾敷前额
  • D.鼻腔内紧实填塞敷料
  • E.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
28

影响家庭决策的因素是家庭成员的( )

  • A.权力
  • B.角色
  • C.沟通形态
  • D.文化程度
  • E.家庭价值观
29

家庭生活周期中处于第三期的家庭其护理要点是( )

  • A.婴幼儿保健
  • B.慢性病防治
  • C.培养休闲兴趣
  • D.照顾高龄父母
  • E.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1

孕妇睡眠时最好采取( )

  • A.仰卧位
  • B.右侧卧位
  • C.左侧卧位
  • D.膝胸卧位
  • E.头高脚低位
32

孕妇开始感觉有胎动是自妊娠( )

  • A.10~11周
  • B.12~13周
  • C.14~15周
  • D.16~17周
  • E.18~20周
33

对疫苗预防接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是( )

  • A.接种活疫苗需间隔2周
  • B.已开启但未用完的疫苗直接倒掉
  • C.接种活疫苗须用碘酊消毒局部皮肤
  • D.准备好的疫苗在室内放置不超过4小时
  • E.未打开的疫苗放冰箱内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4

幼儿期是人生第一个转折期,此期小儿开始具备的特点是( )

  • A.扶持行走
  • B.建立防御反射
  • C.双手使用工具
  • D.精细分辨物体粗细
  • E.掌握语言基本用法
35

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其对象是( )

  • A.患某病的人群
  • B.某病高危人群
  • C.亚健康人群
  • D.社区人群
  • E.残障人群
36

社区居民存在的若干护理问题中,排在首位须解决的是( )

  • A.对生命有威胁的问题
  • B.影响自我实现的问题
  • C.造成身体不适的问题
  • D.造成心理障碍的问题
  • E.对未来生活有影响的问题
37

社区护士了解产妇是否能将所学育婴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属于护理干预措施中的( )

  • A.教育性措施
  • B.评估性措施
  • C.预防性措施
  • D.治疗性措施
  • E.指导性措施
38

了解社区举办的老年大学或卫生保健知识宣教班情况,是评估某社区社会系统中的( )

  • A.卫生保健系统
  • B.经济系统
  • C.政治系统
  • D.法律系统
  • E.教育系统
39

社区护士经常一个人面对有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并解决问题,这体现了社区护理特点中的( )

  • A.协调性
  • B.管案连续性
  • C.独立自主性
  • D.以群体为主
  • E.以健康为中心
41

社区存在的第一要素是( )

  • A.人群
  • B.行政体系
  • C.法律规范
  • D.沟通方式
  • E.道德标准
42

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人物及年代分别是( )

  • A.汉斯·塞利1950年
  • B.卡普兰1960年
  • C.纽曼1972年
  • D.赫尔1975年
  • E.恩格尔1977年
43

为社区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属于疾病三级预防中的( )

  • A.三早预防
  • B.病因预防
  • C.病残预防
  • D.发病学预防
  • E.临床前期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