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热疗法
- 8
-
弛张热
- 9
-
被动体位
- 10
-
无菌技术
- A.“*”
- B.“·”
- C.“×”
- D.“E”
- A.视觉
- B.听觉
- C.触觉
- D.温度觉
- A.体液外溢
- B.清洁不彻底
- C.尸体僵硬
- D.面部淤血
- A.肘窝
- B.后颈
- C.手心
- D.足背
- 20
-
痰常规标本采集时间通常为
- A.随时
- B.睡前
- C.清晨
- D.饭前
- A.嗜睡
- B.朦胧
- C.浅昏迷
- D.深度昏迷
- A.A抗原
- B.B抗原
- C.C抗原
- D.D抗原
- A.皮肤过敏反应
- B.血清病样反应
- C.呼吸道过敏反应
- D.消化系统过敏反应
- A.量过多
- B.速度过快
- C.温度过低
- D.制剂不纯
- A.真性尿失禁
- B.假性尿失禁
- C.充溢性尿失禁
- D.压力性尿失禁
- A.甘草片
- B.罗红霉素片
- C.酵母片
- D.氨茶碱片
- 27
-
进食大量胡萝卜可使尿液呈
- A.米泔水样
- B.粉红色
- C.鲜黄色
- D.酱油色
- A.4℃
- B.18℃
- C.28℃
- D.38℃
- A.仰卧位
- B.头低脚高位
- C.右侧卧位
- D.左侧卧位
- A.眉心至剑突的长度
- B.眉心至剑突再至脐中点的长度
- C.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
- D.发际至脐中点的长度
- A.淤血红润期
- B.炎性浸润期
- C.浅度溃疡期
- D.坏死溃疡期
- 32
-
少渣饮食适用于
- A.伤寒患者
- B.糖尿病患者
- C.便秘患者
- D.肾炎患者
- A.局部痛
- B.放射痛
- C.扩散痛
- D.牵涉痛
- A.2%~3%硼酸溶液
- B.1%~3%过氧化氢溶液
- C.1%~4%碳酸氢钠溶液
- D.0.08%的甲硝唑溶液
- 35
-
可能出现呼吸过缓的患者是
- A.高热者
- B.腹痛者
- C.恐惧者
- D.糖尿病昏迷者
- A.123cm
- B.128cm
- C.133cm
- D.138cm
- 37
-
适宜测量肛温的患者是
- A.痔疮者
- B.鼻部手术者
- C.腹泻者
- D.心梗者
- 38
-
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的耐受程度与过去生活的环境和经历有关
- B.噪声的危害只与频率的高低有关
- C.只有噪声达到120dB时才能对人产生干扰
- D.长时间处于90dB以上环境中可造成高频听力的损失
- A.亚硝酸钠
- B.醋酸钠
- C.氢氧化钠
- D.碳酸氢钠
- A.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2次
- B.可以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 C.取放持物钳时不可触及容器边缘
- D.到远处取物应速去速回
- A.症状与体征
- B.健康问题
- C.相关因素
- D.诊断名称
- A.重复
- B.提问
- C.沉默
- D.改变话题
- 43
-
护理诊断排序的基本原则是
- A.按器官系统存在的问题排序
- B.按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论”由高到低排序
- C.按问题的轻、重、缓、急,危及生命的问题排在首位
- D.按问题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序
- A.爱与归属的需要
- B.安全的需要
- C.尊重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 A.代偿
- B.转移
- C.升华
- D.合理化
- A.信任感
- B.勤奋感
- C.自主感
- D.主动感
- A.生理、心理、病理、社会文化、精神
- B.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人际关系
- C.生理、心理、环境、精神、人际关系
- D.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发展
- A.患者可在护士指导下满足自理需要时
- B.患者有能力满足一部分自理需要时
- C.患者有意识,但身体上不能满足自理需要时
- D.患者能完成自理需要,但需要在协助下做出决策时
- A.基本概念是人、健康、疾病、环境
- B.健康和疾病有明确的分界
- C.环境和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 D.护理的工作方法是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