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公关心理学(00643)试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消费者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有( )

  • A.个人心理因素
  • B.群体压力
  • C.社会潮流
  • D.广告宣传超过了消费者所能承受的限度
  • E.理由不充分而过度禁止某些事物或行为
16

组织公共关系传播者与目标公众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形式有( )

  • A.员工大会
  • B.接待来访
  • C.工作情况汇报会
  • D.召集消费者座谈会
  • E.举办展览
17

组织形象的特点有( )

  • A.客观性
  • B.主观性
  • C.相对稳定性
  • D.阶段性
  • E.整体性
18

根据不服从行为的强度,可将其分为( )

  • A.抗拒
  • B.消极抵制
  • C.保留意见
  • D.自由主义的态度
  • E.保守主义的态度
19

某企业长期以来干群关系紧张,员工间矛盾不断,因而员工们牢骚满腹,心灰意冷,致使企业缺乏生机,面临亏损、倒闭。该事例说明( )

  • A.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认同感和整体感
  • B.员工们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
  • C.归属感、认同感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D.只有加强归属感、认同感,才能调动生产积极性
  • E.企业的发展需要形成良好的组织心理氛围
20

影响公众心理的外部因素包括( )

  • A.公众自身
  • B.组织行为
  • C.心理环境
  • D.社会环境
  • E.情感需要
21

组织心理氛围的重要作用在于它( )

  • A.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作效率
  • B.影响组织成员的活动
  • C.影响组织成员结构
  • D.影响组织的管理
  • E.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
22

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具备的首要心理素质是( )

  • A.稳定乐观的情绪
  • B.充分的自信心
  • C.良好的意志品质
  • D.和谐的人际关系
23

公共关系心理学( )

  • A.是心理学的分支
  • B.是普通心理学
  • C.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D.属公共关系学的实务范畴
  • E.不属于心理学
24

霍桑实验证明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 )

  • A.工作方法
  • B.工作条件
  • C.员工的士气
  • D.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 E.管理者对员工的重视
25

下列关于公众态度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公众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部分内容组成
  • B.态度结构中的三个成分互相依赖、协调一致
  • C.赞成或不赞成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关键
  • D.态度一直与实际行为发生联系
26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克特创制的测定公众态度的方法是( )

  • A.总加量表法
  • B.社会距离尺度法
  • C.投射法
  • D.语句完成法
29

下列关于公共关系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手段
  • B.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 C.它的目的是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 D.它的主体是专门的信息传播机构
30

富于攻击性的人认为别人也生性好斗,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 A.首因效应
  • B.近因效应
  • C.刻板效应
  • D.投射效应
31

根据加权平均模式,人们在人际交往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总会给予较大权重的是( )

  • A.积极的评价
  • B.可信度低的评价信息
  • C.同先前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 D.对早先形成的印象
32

组织在与公众的交往过程中,公众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组织的形象是指( )

  • A.社会组织形象
  • B.公众印象
  • C.组织的道德形象
  • D.组织的群众心理
35

下列属于组织形象软要素的是( )

  • A.组织的无形资产
  • B.组织拥有的技术设备
  • C.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水平
  • D.组织的建筑群落和环境布置
36

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公众个体与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个体的区别在于( )

  • A.前者研究的通常是具体公众,后者研究抽象的公众个体
  • B.前者研究的通常是抽象的公众个体,后者研究的往往是具体公众
  • C.前者研究的是具体的组织,后者研究抽象的组织
  • D.前者研究的是抽象的组织,后者研究具体的组织
37

“我为人人”这种纯粹以助人为目的的行为是( )

  • A.报答性行为
  • B.服从行为
  • C.利他主义行为
  • D.从众行为
38

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总体感觉意识称为( )

  • A.群体归属感
  • B.群体荣誉感
  • C.群体整体感
  • D.群体认同感
39

个人愿望和社会道德准则相矛盾的动机冲突是( )

  • A.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 B.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 C.双趋式动机冲突
  • D.双避式动机冲突
40

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 )

  • A.个性心理过程
  • B.个性心理倾向性
  • C.个性心理特征
  • D.个性心理图示
41

关于“公众”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由面对同一观点并有不同看法的人组成的群体
  • B.它指社会生活中的所有人
  • C.它是抽象的、泛指的
  • D.它不与某一个社会组织相联系
42

影响组织凝聚力的最直接因素是( )

  • A.组织利益
  • B.组织领导人
  • C.组织目标
  • D.组织成员心理
43

下列属于交际型公共关系活动的是( )

  • A.报纸
  • B.慈善会
  • C.座谈会
  • D.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