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公关心理学(00643)试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方式有( )

  • A.接待来信来访
  • B.向公众发放产品说明书
  • C.纵向沟通
  • D.横向沟通
  • E.非正式沟通
14

在“上情下达”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

  • A.信息冗余量过大
  • B.虚假报告,歪曲事实
  • C.信息精确度低
  • D.动态信息少
  • E.缺乏调查研究
16

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梅尔文、德福洛提出的关于大众传播受传者的理论有( )

  • A.个人差异说
  • B.“顽固的受传者”理论
  • C.情景认同论
  • D.社会范畴说
  • E.社会关系说
17

常见的公众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有( )

  • A.广告逆反
  • B.感觉逆反
  • C.示范逆反
  • D.行为逆反
  • E.价格逆反
18

具有外倾性特点的气质类型包括( )

  • A.多血质
  • B.胆汁质
  • C.粘液质
  • D.抑郁质
  • E.神经质
19

下列选项属于群体领导心理的表现形式有( )

  • A.优越感
  • B.威望感
  • C.竞争感
  • D.成就感
  • E.用权感
20

集体的主人意识与个体的主人意识的关系表现为( )

  • A.二者是矛盾的
  • B.二者是统一的
  • C.前者通过后者体现出来
  • D.后者通过前者体现出来
  • E.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形成
21

心境的基本特点有( )

  • A.持久性
  • B.弥散性
  • C.对象性
  • D.微弱性
  • E.暂时性
22

根据情感的性质和内容划分,人类高级的社会情感包括( )

  • A.理智感
  • B.绝望感
  • C.运动感
  • D.道德感
  • E.美感
23

组织心理氛围的特点有( )

  • A.弥散性
  • B.自觉性
  • C.进步性
  • D.集中性
  • E.相对稳定性
24

在所有交际障碍中最“硬碰硬”的障碍是( )

  • A.性格障碍
  • B.语言障碍
  • C.关系障碍
  • D.对等障碍
25

正直无私、诚实可靠的性格特征属于性格的( )

  • A.态度特征
  • B.意志特征
  • C.理智特征
  • D.情绪特征
26

过度禁止性逆反又称为( )

  • A.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 B.感觉逆反
  • C.广告逆反
  • D.禁果逆反
27

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是( )

  • A.公众态度
  • B.公众印象
  • C.社会形象
  • D.社会心理
28

主要测定公众态度的情感成分的方法是( )

  • A.自由反应法
  • B.问答法
  • C.自我评定法
  • D.行为观察法
29

在横向沟通中,组织传播者扮演的角色是( )

  • A.吹鼓手
  • B.联络员
  • C.粘合剂
  • D.中间人
30

把社会交往类比为舞台表演的印象管理理论是( )

  • A.符号相互作用论
  • B.枪弹论
  • C.情景认同论
  • D.自我表现论
31

人们经常认为“农村人朴实,城市人潇洒”。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 A.优先效应
  • B.近因效应
  • C.刻板效应
  • D.投射效应
32

下列选项属于组织形象硬要素的是( )

  • A.组织成员的数量和质量
  • B.组织的群体心理氛围
  • C.组织的资金状况
  • D.组织的道德形象
33

在公众印象形成过程中,被印象者是( )

  • A.个人
  • B.组织
  • C.公众
  • D.单位
34

把动机划分为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的依据是( )

  • A.动机内容的性质
  • B.引起动机的原因
  • C.动机影响范围
  • D.动机的起源
35

保留自己原来观点而只是行为上服从的做法称为( )

  • A.从众行为
  • B.利他行为
  • C.顺从行为
  • D.服从行为
36

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依据是( )

  • A.群体构成原则
  • B.群体规模的大小
  • C.群体的发展水平
  • D.群体的存在情况
37

独断性和受暗示性这两种意志品质( )

  • A.貌似相同,实质相同
  • B.貌似相反,实质相同
  • C.貌似相反,实质相反
  • D.貌似相同,实质不同
38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二十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

  • A.需要层次理论
  • B.公平理论
  • C.双因素理论
  • D.人格理论
39

个体公众的行为总是具有一定的目标性,这是指动机的( )

  • A.始发作用
  • B.指向作用
  • C.强化作用
  • D.调节作用
40

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 )

  • A.组织的目标
  • B.组织领导人
  • C.组织内部冲突的解决状况
  • D.组织的利益
41

最基本的情绪表现形式是( )

  • A.语言和语气
  • B.动作和姿态
  • C.生理反应
  • D.面部表情
42

影响公众心理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

  • A.公众自身
  • B.社会因素
  • C.环境因素
  • D.组织行为
43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实证研究方法的是( )

  • A.系统分析法
  • B.动态研究法
  • C.观察法
  • D.比较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