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反向立意
- 9
-
谈判风格
- 11
-
仲裁
- 12
-
社交的需要
- 13
-
谈判方案
- A.别在立场上讨价还价
- B.把人与问题分开
- C.集中精力于利益,而不是立场
- D.就共同利益设计解决方案
- E.坚持运用客观标准
- 15
-
需要的性质主要有( )
- A.原发性
- B.实践性
- C.对象性
- D.周期性
- E.条件性
- A.首先对分析对象进行一般定性分析
- B.针对分析目的,依据科学理论,确定能够分析对象总体基本情况的量化标准
- C.进一步分析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 D.对有关的量做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模型
- E.最后还要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检验、评价和修正,使其更加完善
- A.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 B.利于开展正当竞争
- C.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 D.利于加强经济联系
- E.利于实现经济目标
- A.谈判领导人或主谈人
- B.主谈人的助手
- C.翻译人员
- D.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
- E.谈判必须的工作人员
- A.下跪
- B.拥抱
- C.亲吻
- D.鞠躬
- A.归谬法
- B.反证法
- C.淘汰法
- D.条件法
- A.美国人
- B.日本人
- C.葡萄牙人
- D.荷兰人
- 22
-
投石问路的陈述属于( )
- A.探询性辩说
- B.劝导性辩说
- C.解惑性辩说
- D.拒绝性辩说
- A.经验证明的中间环节
- B.实践证明的中间环节
- C.直觉证明的中间环节
- D.灵感证明的中间环节
- A.7%
- B.38%
- C.55%
- D.65%
- A.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
- B.巩固国内团结
- C.实施民主政治
- D.保证国内和平
- A.从公开性质的信息载体、新闻媒介中获取信息
- B.从交流交谈、从师等人际交往活动中获取信息
- C.从上级的指示、通报、下级的汇报、反映中获取信息
- D.从各种有关的专题活动,如各种展销会中获取信息
- A.阻止进攻
- B.控制局势
- C.针锋相对
- D.改变环境
- A.主动性原则、因果性原则、目的性原则
- B.对象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原发性原则
- C.针对的原则、结合的原则、强化的原则
- D.服务的原则、动态的原则、特长的原则
- A.20世纪40年代中期
- B.20世纪50年代中期
- C.20世纪60年代初期
- D.20世纪70年代初期
- A.英国的比尔·斯科特
- B.美国的D·L卡洛斯
- C.英国谈判学家P·D·V·马什
- D.美国的约翰·温克勒
- A.制定谈判计划、确定谈判议程
- B.谈判的决策过程和方法、谈判策略与技巧
- C.起草谈判文书、安排相关活动
- D.主持召开会议,处理日常事务
- A.杰勒德·I·尼尔伦伯格《谈判的艺术》一书
- B.C·威恩·巴罗和格莱恩·P·艾森《谈判技巧》一书
- C.弗雷德·查尔斯·艾克尔《国家如何进行谈判》一书
- D.克里斯托夫·杜邦《谈判的行为、理论与应用》一书
- A.多边统筹型谈判
- B.多边单一型谈判
- C.双边统筹型谈判
- D.双边单一型谈判
- A.区别
- B.选择
- C.利益
- D.标准
- A.实现等价交换
- B.达成交易
- C.调节买和卖之间的关系
- D.调节社会关系
- A.《现代汉语词典》
- B.《简明政治辞典》
- C.《世界知识辞典》
- D.台湾版《中文大辞典》
- A.单位
- B.领导
- C.主管
- D.谈判人员
- A.谈判主体
- B.谈判客体
- C.谈判媒介
- D.谈判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