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口才2012年4月自学考试真题试卷(0329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下级与上级交谈的技巧包括( )

  • A.注意倾听,全神贯注
  • B.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 C.抓住关键,简单明了
  • D.过程优先,结果从略
  • E.抓住要领,虚实分明
14

形成口语风格的主观因素包括( )

  • A.个性气质
  • B.职业特点
  • C.生活阅历
  • D.文化修养
  • E.情趣爱好
15

省略作为一种表达手法,其特点包括( )

  • A.简洁明快、言简意赅
  • B.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 C.直截了当、痛快酣畅
  • D.表意明确、层次清晰
  • E.难以发现其中的错误
16

公关口才的作用有( )

  • A.畅通信息渠道
  • B.融洽人际关系
  • C.播撒人文关怀
  • D.维护组织形象
  • E.促进各项工作
17

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依据是( )

  • A.文字
  • B.声音
  • C.图像
  • D.语境
18

化解口语交际编码失误的情况主要有( )

  • A.编码失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自我化解
  • B.编码失误发生在双方身上而自我化解
  • C.编码失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代为化解
  • D.编码失误发生在对方身上而代为化解
  • E.编码失误发生在对方身上而自我化解
19

提出“风格就是本人”这一观点的是( )

  • A.王力
  • B.伏尔泰
  • C.布封
  • D.张弓
20

寓庄于谐、趣味深长、引人发笑的口语风格是( )

  • A.华美富丽风格
  • B.委婉含蓄风格
  • C.亲切细腻风格
  • D.幽默风趣风格
21

比较而言,更接近、更适合口语交际,以双向互动为特点的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是( )

  • A.5W传播模式
  • B.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 C.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
  • D.环形传播模式
23

口语交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

  • A.融洽关系
  • B.传播信息
  • C.塑造形象
  • D.沟通情感
27

“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诸( )

  • A.《尚书》
  • B.《北史》
  • C.《荷马史诗》
  • D.《论语》
28

演讲对口语表达的高级要求是( )

  • A.清晰性、规范性
  • B.流利性、自如性
  • C.丰富性、多彩性
  • D.丰富性、流利性
30

根据一句话的语法结构安排的停顿是( )

  • A.语法停顿
  • B.逻辑停顿
  • C.心理停顿
  • D.语气停顿
31

以统一某种意见为主要目的的交谈是( )

  • A.论辩式交谈
  • B.商讨式交谈
  • C.联络式交谈
  • D.探询式交谈
32

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 A.乔治·E·帕克
  • B.爱德华·伯内斯
  • C.艾维·李
  • D.雷克斯·F·哈洛
33

交谈时距离在1.2米到,2.1米之间的界域属于( )

  • A.密切界域
  • B.人身界域
  • C.社交界域
  • D.公共界域
34

下列属于句子成分排比的是( )

  • A.主语的排比
  • B.谓语的排比
  • C.补语的排比
  • D.宾语的排比
35

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 )

  • A.短句
  • B.简单句
  • C.散句
  • D.复杂句
36

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称为( )

  • A.借助说明抒情
  • B.借助叙说抒情
  • C.借助论证抒情
  • D.借助描述抒情
38

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是( )

  • A.行动描述
  • B.事物描述
  • C.景物描述
  • D.直接描述
41

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层次是( )

  • A.引起行为
  • B.改变态度
  • C.沟通情感
  • D.交流信息
42

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 )

  • A.《礼记·祭义》
  • B.《论语》
  • C.《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 D.《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