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学自考2017年10月真题(0329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本身应有的权利,包括()

  • A.生命权、健康权
  • B.配偶权、亲权
  • C.肖像权、姓名权
  • D.名称权、名誉权
  • E.自由权、隐私权
15

研究人际关系学坚持统一性原则,主要做到()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B.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 C.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 D.多学科方法论的统一
  • E.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17

人际交往的条件主要包括()

  • A.交往的手段
  • B.交往的空间
  • C.交往的时间
  • D.交往的频率
  • E.交往的距离
18

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

  • A.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 B.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同
  • C.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际关系的原则要求不同
  • D.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际关系的性质不同
  • E.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19

日本人忌讳的颜色是()

  • A.绿色
  • B.蓝色
  • C.棕色
  • D.黑色
20

亲属交往“要自尊自重;要尊重亲属;要一视同仁”属于亲属调试技法的()

  • A.加强亲属之间的友好往来
  • B.亲属交往不以贫富分亲疏
  • C.亲属相帮、理所应当
  • D.亲属求情求助要坚持原则
21

哪个国家的男子与亲密者相见会拍拍对方的后背? ()

  • A.美国人
  • B.日本人
  • C.澳大利亚人
  • D.英国人
22

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下列关系不属于家庭关系确立情形的是()

  • A.婚姻关系
  • B.血缘关系
  • C.收养关系
  • D.因工作和学习需要而组建的集体大家庭
24

1927年进行“霍桑试验”的代表人物是()

  • A.霍桑
  • B.马斯洛
  • C.梅奥
  • D.舒茨
26

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说明与他人交往要以不同的()

  • A.交往条件为依据
  • B.交往目的为依据
  • C.交往手段为依据
  • D.交往内容为依据
27

马克思对人际交往的论述,是宏观考察,它是关于人际交往的()

  • A.一般理论
  • B.个别理论
  • C.绝对理论
  • D.相对理论
30

“与别人分享兴趣和态度的需要”在心理学家魏斯社会关系律中指的是()

  • A.社会整合需要
  • B.可靠同盟需要
  • C.需求指导需要
  • D.价值保证需要
31

以感情为纽带、以心理相容特点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不包括()

  • A.夫妻关系
  • B.父母与子女关系
  • C.兄弟姐妹关系
  • D.社会关系
32

在人际交往中,动机起()

  • A.关键性作用
  • B.决定性作用
  • C.辅助性作用
  • D.重要性作用
33

1950年,通过研究得出“交往的频率与距离的远近成正比例关系”结论的学者是()

  • A.美国人类学教授爱德华·T·霍尔
  • B.瑞士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
  • C.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 D.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贾斯汀格
36

属于狭义上的社会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 B.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 C.考勤制度、学习制度
  • D.教育制度、家庭制度
37

“共同经验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 A.传播学家W·宜韦伯
  • B.传播学家阿特休尔
  • C.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 D.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