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10月自考公关礼仪试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瑞典的国花有( )

  • A.白菊
  • B.睡莲
  • C.孪生花
  • D.葵花
  • E.白玫瑰
12

基督教的基本经典有( )

  • A.大藏经
  • B.道德经
  • C.旧约全书
  • D.新约全书
  • E.古兰经
13

泰国平民姓名的冠称有( )

  • A.成年男子为“乃”,已婚妇女为“娘”
  • B.成年男子为“坤”,已婚妇女为“乃”
  • C.已婚妇女为“乃”,未婚妇女为“娘少”
  • D.男孩为“德猜”,女孩为“德英”
  • E.已婚妇女为“娘”,未婚妇女为“乃”
14

网络礼仪内容包括( )

  • A.注意网上礼貌用语
  • B.文字要准确简洁
  • C.珍惜时间
  • D.助人为乐
  • E.尽量使用表情网语
15

进行赞助的步骤有( )

  • A.前期调研
  • B.制定计划
  • C.审核评定
  • D.具体实施
  • E.预测结果
16

演讲中礼仪的表现途径是( )

  • A.书面语言
  • B.个人表现
  • C.团体表现
  • D.即席演讲
  • E.个人语言礼仪
17

谈话双方的距离选择取决于( )

  • A.谈话的内容
  • B.谈话的方式
  • C.谈话谈话双方的关系
  • D.谈话的时间
  • E.谈话的地点
18

打电话注意的礼仪问题主要包括( )

  • A.选择恰当的通话时间
  • B.通话目的明确
  • C.安排通话内容
  • D.挂断电话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 E.不直接回答对方问话
19

职业服饰的基本特征有( )

  • A.现实性
  • B.审美性
  • C.象征性
  • D.实用性
  • E.抽象性
20

视“星期五”为灾难象征的是( )

  • A.美国人
  • B.英国人
  • C.法国人
  • D.加拿大人
21

礼仪主体的类型包括( )

  • A.个人主体
  • B.临时团体
  • C.组织主体
  • D.社会
  • E.固定团体
22

日本国名的别称是( )

  • A.千岛之国
  • B.樱花之国
  • C.万岛之国
  • D.水方之国
23

东正教主要流行于( )

  • A.日本
  • B.中国
  • C.俄罗斯
  • D.法国
24

在国际会议、体育比赛等活动中,最常见的礼宾次序排列方法是( )

  • A.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排列
  • B.按年龄排列
  • C.按国名字母顺序排列
  • D.按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
26

迎宾礼仪小姐的主要任务是( )

  • A.迎宾引导
  • B.礼仪接待
  • C.迎来送往
  • D.公关传播
28

主持人应当控制发布会的( )

  • A.规模
  • B.节奏
  • C.人员
  • D.程序
29

把一个组织的公众划分为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其划分依据是( )

  • A.公众对组织的态度
  • B.公众与组织的相对空间位置
  • C.公众的重要程度
  • D.公众所处的地域
30

公关礼仪的新内容是( )

  • A.文件礼仪
  • B.信函礼仪
  • C.请帖礼仪
  • D.网络礼仪
31

开业时,庆典方馈赠的礼品是一种( )

  • A.宣传性传播媒介
  • B.象征性传播媒介
  • C.纪念性传播媒介
  • D.沟通性传播媒介
33

书写海外信函的信封时,国名应写在( )

  • A.第一行
  • B.第二行
  • C.第三行
  • D.最后一行
34

在欢迎会开始时对来者的光临表示欢迎的言词称为( )

  • A.答谢词
  • B.祝酒词
  • C.欢迎词
  • D.开幕词
35

把会议发言、讨论的情况综合到一起概括地叙述出来的会议纪要写法是( )

  • A.综合概述式
  • B.归纳分项式
  • C.发言记录式
  • D.编者摘要式
36

在特定的语境中利用语言的歧义形成的幽默属于( )

  • A.巧借话题
  • B.反语
  • C.一语双关
  • D.偷换概念
38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斯坦利·M·戴利提出“企业文化”一词的时间是( )

  • A.20世纪60年代初
  • B.20世纪70年代初
  • C.20世纪80年代初
  • D.20世纪90年代初
39

与最熟悉的客人或年事高的长者交际多采用( )

  • A.亲密空间
  • B.公共空间
  • C.社交空间
  • D.个人空间
40

礼貌属于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侧重( )

  • A.内在修养
  • B.外在气质
  • C.行为规范
  • D.外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