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自考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0064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拉扎斯菲尔德等通过伊里调查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传播效果的概念、理论和假说,它们是

  • A.“意见领袖”
  • B.“两级传播”理论
  • C.“选择性接触”假说
  • D.“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 E.大众传播的“强化”、“结晶”和“改变”效果
24

要提高新闻的可读性,新闻写作应该

  • A.多写短句
  • B.少用专用名词
  • C.多用动词
  • D.不用生僻的词
  • E.多用形容词
25

受众使用大众传媒、接收媒介信息的基本动机是

  • A.消遣娱乐
  • B.满足信息需求
  • C.满足心理需求
  • D.满足相互交往的需要
  • E.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27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 A.“地球村”
  • B.“媒介有冷热之分”
  • C.“媒介即讯息”
  •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28

有些学者把传播定义为有意图地施加影响的行为。下述选项中属于这种行为的是

  • A.宣传法律
  • B.传授知识
  • C.推广技术
  • D.刊登广告
  • E.推销商品
29

“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的把关模式是

  • A.怀特的把关模式
  • B.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 C.巴斯的把关模式
  • D.布雷多克的把关模式
30

蒂奇诺等学者提出的“知识沟”理论认为,有多种因素会导致“知识沟”的不断扩大,但主要因素是人们

  • A.社交范围的差异
  • B.传播技能的差异
  • C.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 D.已有知识存储的差异
31

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 A.身体语言
  • B.类语言
  • C.自然语言
  • D.生成语言
35

下述学者中,被视为传播学传统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 A.奇斯曼
  • B.阿列克谢耶夫
  • C.霍克海姆
  • D.拉扎斯菲尔德
36

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 A.整合机能
  • B.导向机能
  • C.反馈机能
  • D.创新机能
38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核心观点是

  • A.“皮下注射论”
  • B.“培养理论”
  • C.“有限效果论”
  • D.“知沟理论”
39

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口头传播时期也叫

  • A.部落前文化时期
  • B.部落文化时期
  •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40

大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 A.新闻信息
  • B.商业信息
  • C.教育信息
  • D.娱乐信息
43

怀特的把关研究的缺陷是过分强调

  • A.把关人的任职资格
  • B.与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
  • C.把关人的独立权限
  • D.把关人所在媒体的环境因素
45

1948年,拉斯韦尔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5W传播模式,这篇论文是

  • A.《宣传·传播·舆论》
  • B.《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 C.《大众传播和大众鉴赏》
  • D.《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
46

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工具是

  • A.文献
  • B.录音笔
  • C.问卷
  • D.实地观察
47

在组织内部有很多不按组织指定的“职能线路”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沟通渠道是

  • A.正式沟通渠道
  • B.非正式沟通渠道
  • C.自上而下沟通渠道
  • D.自下而上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