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2014年10月真题试卷(0063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运用新闻价值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下面材料所涉及的新闻价值要素。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19:16:4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

10月11日电(记者和苗 刘一楠)

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北京时间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他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长篇小说《蛙》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8

“不唯上”是指对上级领导和权威人物

  • A.不迷信
  • B.不盲从
  • C.不相信
  • D.不信任
  • E.不屈服
10

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社会控制的途径有

  • A.伦理控制
  • B.政策控制
  • C.法规控制
  • D.行政控制
  • E.经济控制
11

新闻事业在表达和引导舆论方面的优势在于

  • A.为社会设置舆论话题
  • B.为媒体设置报道议题
  • C.用事实支持正确的看法和意见
  • D.开展讨论使舆论进一步深化
  • E.及时通报社会问题的解决进程
12

新闻学的学科结构所包括的层次有

  • A.理论新闻学
  • B.网络新闻学
  • C.应用新闻学
  • D.发展新闻学
  • E.历史新闻学
13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主要体现在

  • A.奋斗目标的一致
  • B.部署步调的一致
  • C.政策策略的一致
  • D.宣传口径的一致
  • E.方式方法的一致
14

把“拿笔杆子”看作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的是

  • A.邓小平
  • B.刘伯承
  • C.毛泽东
  • D.胡乔木
15

列宁将读者来信称作

  • A.“晴雨表”
  • B.政治“晴雨表”
  • C.政治温度计
  • D.温度计
16

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由于借助新闻媒介和运用舆论形式,具有

  • A.传播及时、公开、持续等特征
  • B.监督广泛、及时、公开等特征
  • C.监督及时、有效、普遍等特征
  • D.传播普遍、有效、公开等特征
17

舆论形成的四个阶段是意见酝酿、意见表达、意见交流和

  • A.公开报道
  • B.意见反馈
  • C.采取行动
  • D.形成多数
18

毛泽东在总结无产阶级党报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使用了

  • A.人民报刊的概念
  • B.党的机关报的概念
  • C.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概念
  • D.工人报刊的概念
19

不属于舆论行为三要素的是

  • A.舆论的主体
  • B.舆论的客体
  • C.舆论的形态
  • D.舆论的主题
20

提出“新闻同其他企业的区别所在是它的报道、评论给公众以很大影响”的是

  • A.《纽约时报编辑手册》
  • B.《报刊的四种理论》
  • C.《豳本新闻编辑基准》
  • D.《新闻学纲要》
21

舆论监督主要运用的是

  • A.批评手段
  • B.引导手段
  • C.分析手段
  • D.鼓动手段
22

要使新闻传播具有针对性,关键在于要确立

  • A.明确的编辑方针
  • B.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C.“受众为本”的思想
  • D.报道对象
23

在无产阶级新闻史上,第一次提到出版物党性原则的文章是

  • A.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 B.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
  • C.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 D.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
25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舆论工具,必须放到首位的是

  • A.经济效益
  • B.社会效益
  • C.媒体利益
  • D.地方利益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

  • A.时代特色
  • B.文化特色
  • C.历史特色
  • D.民族特色
27

各类新闻事业公开承认的共同原则是

  • A.党性原则
  • B.群众性原则
  • C.真实性原则
  • D.指导性原则
28

弥尔顿新闻自由思想的要害是

  • A.主张观点的公开市场
  • B.反对政府的干预
  • C.强调新闻媒介的自律
  • D.坚持自我修正原则
29

1925年,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提出“用事实说话”的论断;l957年他的更高概括是

  • A.“新闻手段”
  • B.“政治家办报警
  • C.“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
  • D.“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31

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把新闻媒体称为与立法、司法、行政并行的

  • A.第四种媒体
  • B.第四权力
  • C.无冕之王
  • D.第四权利
32

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是报道新闻和

  • A.引导舆论
  • B.传播知识
  • C.刊播广告
  • D.提供娱乐
33

近代新闻业的形成,有赖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

  • A.知识经济
  • B.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 C.市场经济
  • D.生产的社会化
34

新闻传播的主体是

  • A.新闻事实
  • B.新闻报道者
  • C.新闻受众
  • D.新闻需求
35

决定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信息需求增长
  • B.文化水平的提高
  • C.新传播技术手段的应用
  • D.社会经济形态的改变
36

近代新闻事业始于

  • A.手抄新闻的问世
  • B.印刷新闻纸的出现
  • C.印刷新闻书的发行
  • D.电子媒体的创办
37

最早被人们称为由“观点纸”变成“新闻纸”的是

  • A.古代邸报
  • B.政党报刊
  • C.革命报刊
  • D.西方“便士报”
3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新闻理沦著作《新闻理论基础》,认为构成新闻传播行为的三个要素是

  • A.新闻-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
  • B.新闻-新闻媒体-新闻接受者
  • C.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
  • D.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媒体
39

新闻选择首先使用的筛选标准是

  • A.新闻价值
  • B.政策法规
  • C.伦理道德
  • D.审美标准
41

我国唐代邸报的主办和发行者主要是

  • A.地方藩镇派驻首都的官吏
  • B.皇家宫廷史官
  • C.中央政府中枢机构
  • D.皇帝指派的特定人员
42

与文学相比,新闻的主要特征在于

  • A.讲究报道真实
  • B.坚持为人民服务
  • C.坚持为社会服务
  • D.注重反映群众生活
43

提出报纸具有“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两大天职的是

  • A.陈独秀
  • B.邵飘萍
  • C.徐宝璜
  • D.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