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简述知觉的特征。
- 9
-
测验法
- 11
-
动机
- 12
-
社会助长
- 13
-
发散思维
- A.费斯廷格
- B.莫雷诺
- C.安德森
- D.阿希
- A.内在动机
- B.外在动机
- C.主导动机
- D.从属动机
- A.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
- B.高创造力未必有高智力
- C.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
- D.创造力与智力无关
- A.T型人格
- B.外向人格
- C.内向人格
- D.均衡型人格
- A.右摄干扰
- B.倒摄干扰
- C.后摄干扰
- D.前摄干扰
- A.广泛性焦虑障碍
- B.恐惧症
- C.创伤后应激症
- D.强迫症
- A.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
- B.斯坦福一比内量表
- C.韦克斯勒量表
- D.瑞文推理量表
- A.保持
- B.提取
- C.编码
- D.储存
- A.稳定性
- B.独特性
- C.复杂性
- D.综合性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群体极化
- D.去个体化
- A.成就动机
- B.工作动机
- C.交往动机
- D.生理性动机
- A.首因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晕轮效应
- D.刻板效应
- A.算法式
- B.启发式
-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 D.逆向工作法
- A.一般因素
- B.特殊因素
- C.流体智力
- D.晶体智力
- A.触觉
- B.听觉
- C.视觉
- D.味觉
- A.9~l2个月
- B.18~24个月
- C.3~4岁
- D.7岁前
- A.压抑
- B.文饰
- C.投射
- D.转移
- A.注意的集中性
- B.注意的分配性
- C.注意的指向性
- D.注意的选择性
- 32
-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 A.7±2组块
- B.4±2组块
- C.6±2组块
- D.5±2组块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 B.机能主义心理学
- C.精神分析学派
- D.行为主义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