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简述情绪状态。
- 8
-
简述知觉恒常性。
- 9
-
简述注意的功能。
- 10
-
气质
- 11
-
成就动机
- 12
-
技能学习
- A.25—45岁
- B.30—50岁
- C.35—55岁
- D.45—65岁
- 14
-
心理学
- A.亲子之间
- B.兄弟姐妹之间
- C.同卵双生子之间
- D.异卵双生子之间
- A.反向
- B.转移
- C.投射
- D.补偿
- A.开始阶段、应付阶段、结束阶段
- B.认识阶段、分析阶段、解决阶段
- C.认识阶段、思考阶段、行动阶段
- D.警觉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 A.主要指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
- B.与言语沟通往往在效果上互相补充
- C.目光接触往往能够帮助说话人进行更好沟通
- D.服饰不属于非言语沟通范畴
- 19
-
主题统觉测验属于()。
- A.感觉测验
- B.知觉测验
- C.情绪测验
- D.人格测验
- A.动机
- B.需要
- C.气质
- D.兴趣
- A.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 B.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 C.理性动机与非理性动机
- D.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 A.X理论
- B.Y理论
- C.V理论
- D.Z理论
- A.操作能力
- B.社交能力
- C.一般能力
- D.模仿能力
- A.评分者信度
- B.效度
- C.再测信度
- D.内部一致性信度
- 25
-
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 A.间接性和形象性
- B.间接性和概括性
- C.直接性和形象性
- D.直接性和概括性
- A.识记
- B.保持
- C.再认
- D.回忆
- A.程序记忆
- B.感觉记忆
- C.短时记忆
- D.长时记忆
- A.整体性
- B.选择性
- C.理解性
- D.恒常性
- A.外部感觉
- B.内部感觉
- C.自身感觉
- D.第六感觉
- A.不随意注意
- B.随意注意
- C.随意后注意
- D.无意识注意
- A.过渡期
- B.轻睡期
- C.沉睡期
- D.眼动期
- 32
-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
- A.实验法
- B.谈话法
- C.作业法
- D.测验法
- A.魏太默
- B.罗杰斯
- C.华生
- D.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