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简述动机的功能。
- 8
-
职业枯竭
- 9
-
认知方式
- 10
-
简述知觉的含义及其特性。
- 11
-
心境
- 12
-
推理
- A.儿童期
- B.青少年期
- C.成年期
- D.老年期
- 14
-
意识
- A.文饰
- B.退行
- C.否认
- D.投射
- A.广泛性焦虑障碍
- B.恐慌障碍
- C.恐惧症
- D.强迫症
- A.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
- B.好孩子道德
- C.权威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
- D.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
- A.群体极化
- B.群体思维
- C.社会助长
- D.社会惰化
- A.自我功效理论
- B.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 C.社会交换理论
- D.三度归因理论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 A.独特性
- B.稳定性
- C.统合性
- D.功能性
- A.100
- B.110
- C.115
- D.120
- A.任务简单时,低动机强度工作效率最高
- B.任务困难时,高动机强度工作效率最高
- C.任务难度中等时,中等动机强度工作效率最高
- D.高工作效率需要的最佳动机强度与任务难度无关
- A.道德感
- B.理智感
- C.成就感
- D.效能感
- A.综合认知能力
- B.综合操作能力
- C.综合应用能力
- D.综合表征能力
- 26
-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A.分析与综合
- B.比较与分类
- C.抽象与概括
- D.系统化与具体化
- A.格式塔心理学
- B.精神分析心理学
- C.机能主义心理学
- D.人本主义心理学
- A.先慢后快
- B.时快时慢
- C.匀速发展
- D.先快后慢
- A.额叶
- B.顶叶
- C.枕叶
- D.颞叶
- A.绝对感受性
- B.绝对感觉阈限
- C.差别感受性
- D.差别感觉阈限
- A.情境性失眠
- B.失律性失眠
- C.药物性失眠
- D.假性失眠
- A.指向性和选择性
- B.指向性和广泛性
- C.指向性和灵活性
- D.指向性和集中性
- A.知觉
- B.想象
- C.记忆
- D.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