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下列符合“更法改图”法律思想的说法有( )

  • A.一祖之法无不敝
  • B.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 C.自古及今,法无不改
  • D.开捐例、加赋、加盐价
  • E.不拘一格降人才
12

唐律中体现“夫为妻纲”的代表性条款有( )

  • A.闻夫丧不举哀
  • B.居夫丧而嫁
  • C.七出
  • D.妻妾擅自离去
  • E.闻父母丧不举哀
13

丘濬认为“王道之治具”包括( )

  • A.德
  • B.刑
  • C.义
  • D.政
  • E.礼
15

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因素包括( )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阴阳五行家
  • E.天命神权
16

下列符合“刑不上大夫”礼治精神的有( )

  • A.放弑其君
  • B.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 C.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
  • D.公族无宫刑
  • E.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
17

清末法律改革中所制定的过渡性法典是( )

  • A.《大清律例》
  • B.《大清新刑律》
  • C.《大清现行刑律》
  • D.《大清律集解附例》
18

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主张( )

  • A.无夫奸不为罪
  • B.子孙违犯教令不为罪
  • C.犯罪不得存留养亲
  • D.子孙不得对家长实施正当防卫
19

近代中国“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法律主张出自( )

  • A.谭嗣同
  • B.梁启超
  • C.孙中山
  • D.康有为
20

清末思想家谭嗣同的代表作有( )

  • A.《仁学》
  • B.《劝学篇》
  • C.《大同书》
  • D.《三民主义》
21

《孔子改制考》的作者是( )

  • A.梁启超
  • B.谭嗣同
  • C.张之洞
  • D.康有为
22

清末洋务派法律观的指导思想是( )

  • 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 B.反对君主专制
  •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D.三民主义
23

启发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从事革命的书籍是( )

  • A.《劝世金针》
  • B.《劝世良言》
  • C.《劝世歌》
  • D.《劝世箴》
24

近代提出“更法改图”命题的思想家是( )

  • A.黄宗羲
  • B.魏源
  • C.龚自珍
  • D.沈家本
26

《明夷待访录》的作者是( )

  • A.顾炎武
  • B.王夫之
  • C.黄宗羲
  • D.嵇康
27

范仲淹变法图强法律主张的中心内容是( )

  • A.改革官制
  • B.限制君权
  • C.高度集权
  • D.审刑名
28

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

  • A.王安石
  • B.王阳明
  • C.程颐
  • D.朱熹
29

晋代否定“君权神授”论的著名思想家是( )

  • A.刘颂
  • B.张斐
  • C.鲍敬言
  • D.沈家本
30

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礼法结合基本定局的法典是( )

  • A.《大清律例》
  • B.《法经》
  • C.《晋律》
  • D.《唐律疏议》
32

“孝者,天之经也”出自董仲舒的( )

  • A.《天人三策》
  • B.《论衡》
  • C.《举贤良对策》
  • D.《五行对》
35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成书于( )

  • A.春秋中期
  • B.战国初期
  • C.战国中期
  • D.战国晚期
36

“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体现了法家主张( )

  • A.厚德省刑
  • B.以德治国
  • C.严刑重罚
  • D.道法自然
38

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律主张的思想本质在于( )

  • A.反对人定法
  • B.反对自然法
  • C.提倡理性法
  • D.反对一切法
39

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 A.周公
  • B.孔子
  • C.孟子
  • D.董仲舒
40

下列符合孔子礼治精神的行为是( )

  • A.臣弑君
  • B.见利忘义
  • C.为亲者隐
  • D.子弑父
43

西周初年,与宗法制紧密结合的是( )

  • A.郡县制
  • B.分封制
  • C.侯国制
  • D.中央集权制
44

下列符合西周“尊尊”原则的行为是( )

  • A.臣忠
  • B.弟恭
  • C.子孝
  • D.父慈
45

先秦神权法思想极盛于( )

  • A.夏朝
  • B.商朝
  • C.西周
  • D.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