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自考外国法制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伊斯兰法中属于经定刑的犯罪行为有

  • A.通奸
  • B.杀人
  • C.毁约
  • D.盗窃
  • E.欺诈
13

法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

  • A.民事权利平等原则
  • B.天赋人权原则
  • C.契约自由原则
  • D.过失责任原则
  • E.私有财产权无限制和不可侵犯原则
14

雅典的契约担保制度采取的方式有

  • A.典当
  • B.订金
  • C.抵押
  • D.人身担保
  • E.第三人保证
15

罗马法中物的分类有

  • A.有体物与无体物
  • B.有主物与无主物
  • C.可动物与不可动物
  • D.可有物与不可有物
  • E.要式转移物与略式转移物
16

《汉穆拉比法典》中最流行的契约种类有

  • A.买卖
  • B.保管
  • C.人身雇佣
  • D.借贷
  • E.财产租赁
17

为德国民法典的制定奠定理论和体系基础的是

  • A.自然法学派
  • B.法典编纂派
  • C.日耳曼法学派
  • D.潘德克顿法学派
18

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开始的法律是《保护德意志人民紧急条例》和

  • A.《保护人民和国家条例》
  • B.《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
  • C.《德国改造法》
  • D.《禁止组织新政党的法律》
19

西欧封建法的典型代表是

  • A.法国法
  • B.德国法
  • C.西班牙法
  • D.意大利法
20

以概念精确、法理精深、立法技术高超而著称的是

  • A.法国法
  • B.德国法
  • C.英国法
  • D.美国法
21

法国六法体系的核心是

  • A.宪法
  • B.民法
  • C.刑法
  • D.行政法
22

13世纪法国设立的王室法院是

  • A.巴黎高等法院
  • B.法国高等法院
  • C.上议院
  • D.参政院
23

美国联邦立法史上第一个调整劳资关系的法律是

  • A.《公平劳动标准法》
  • B.《美国劳资关系法》
  • C.《塔夫脱一哈特莱法》
  • D.《诺里斯一拉瓜迪亚法》
24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五月花号公约》
  • B.《独立宣言》
  • C.《权利法案》
  • D.《大宪章》
25

相对而言,伊斯兰法中最不发达的法律部门是

  • A.财产法
  • B.刑法
  • C.诉讼法
  • D.婚姻家庭法
26

穆斯林义务中的法定施舍被称为

  • A.斋功
  • B.朝功
  • C.课功
  • D.拜功
28

伊斯兰法也称为

  • A.塔格利德
  • B.哈底斯
  • C.沙里阿
  • D.斐格海
29

早期城市法的唯一渊源是

  • A.城市立法
  • B.城市宪章
  • C.城市习惯法
  • D.城市同盟法
30

教会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古代罗马法
  • B.《官刊教令集》
  • C.宗教会议决议
  • D.《圣经》
31

强调团体本位的法律是

  • A.日耳曼法
  • B.古罗马法
  • C.古印度法
  • D.教会法
32

西欧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法律渊源是

  • A.罗马法
  • B.城市法
  • C.日耳曼习惯法
  • D.基督教教会法
33

希腊化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法规则是

  • A.公法
  • B.私法
  • C.经济法
  • D.冲突法
34

5至9世纪蛮族法典的典型代表是

  • A.《尤列克法典》
  • B.《撒利克法典》
  • C.《伊尼法典》
  • D.《裘特法典》
35

欧洲最早产生的法律文明是

  • A.教会法
  • B.古希腊法
  • C.古罗马法
  • D.日耳曼法
36

为雅典民主宪政制度奠定基础的法制活动是

  • A.提秀斯改革
  • B.德拉古立法
  • C.梭伦改革
  • D.伯里克利立法
37

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是

  • A.吠陀
  • B.法经
  • C.法典
  • D.三藏
38

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内容是

  • A.刑法
  • B.债法
  • C.所有权
  • D.种姓制
39

在古代巴比伦国家,诉讼的提起者是

  • A.国王
  • B.法官
  • C.检察官
  • D.私人
40

制定《汉穆拉比法典》的古代国家是

  • A.埃及
  • B.印度
  • C.巴比伦
  • D.中国
41

《汉穆拉比法典》中规定最多、处罚最严厉的罪名是

  • A.侵犯人身罪
  • B.侵犯财产罪
  • C.侵犯家庭罪
  • D.国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