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34. 证据效力
- 11
-
33. 公证协会
- A.两国间有双边协定单方免除认证的
- B.公证书使用国不要求认证的
- C.有些国家只要求办理我国外交部领事司认证,或者该国驻华大使馆认证即可
- D.我国外交部特别批准免予认证的
- E.有关国家只要求对部分公证书认证,其余不要求认证可予免证的
- A.土地所有权
- B.房地产
- C.汽车
- D.航空器
- E.土地使用权
- 14
-
28. 律师收费的形式有
- A.计件收费
- B.计时收费
- C.风险代理收费
- D.按案情复杂程度收费
- E.随意收费
- A.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
- B.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 C.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 D.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 E.没有被告人供述的,不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 A.会见犯罪嫌疑人
- B.会见被害人
- C.会见被上诉人
- D.会见被告人
- E.会见上诉人
- A.公安局
- B.人民法院
- C.司法行政机关
- D.公证协会
- E.人民检察院
- A.对比查阅法
- B.重点查阅法
- C.因果关系法
- D.追踪阅卷法
- E.复制
- A.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 B.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有错误的,可以请求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并且可以要求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 C.对确认发明专利的案件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D.如果不服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以上级机关为被告
- E.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被害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 A.本公证处办理的公证事项
- B.本人办理的公证事项
- C.当事人申请办证的目的
- D.当事人撤销办理的公证事项
- E.公证所依据的法律
- A.平等互利原则
- B.友好协商原则
- C.客观标准原则
- D.主观标准原则
- A.行政机关人员
- B.司法机关人员
- C.事业单位人员
- D.企业人员
- E.公司内部高管
- A.以代理律师的陈述为准
- B.以当事人的陈述为准
- C.要求双方当事人重新协商
- D.驳回诉讼请求
- A.李律师
- B.义诚律师事务所
- C.义诚律师事务所负责人
- D.律师协会
- A.生存公证
- B.遗嘱公证
- C.买卖合同公证
- D.收养关系公证
- A.直接向原公证机构申请强制执行
- B.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C.向原公证机构申请执行证书
- D.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证书
- A.公证证明宣读之日
- B.公证书送达之日
- C.公证书出具之日
- D.公证书签收之日
- A.司法行政部门
- B.公安机关
- C.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
- D.所在地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
- A.司法部
- B.省级以上司法行政部门
- C.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 D.省一级律师协会
- A.《人身保护法》
- B.《权利法案》
- C.《雅各宾法
- D.《代言人规则》
- A.同一制
- B.分离制
- C.同一与分离相结合的制度
- D.混合制
- 32
-
10. 律师代行上诉权时
- A.须经当事人同意
- B.律师有独立的上诉权
- C.律师视情况决定
- D.无需经当事人同意
- A.可以代理任何一方参加诉讼或仲裁
- B.应当进行调解
- C.应当代理先聘请企业参加诉讼
- D.不得代理任何一方参加诉讼、调解或仲裁
- A.法律咨询登记表
- B.法律意见书
- C.法律解答事实表
- D.解答内容表
- A.立案侦查之日
- B.移送审查起诉之日
- C.采取强制措施之日
- D.第一次讯问之日
- A.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后,不得拒绝辩护或代理
- B.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后,不得擅自转委托他人代理
- C.律师不得非法阻止和干预对方当事人进行的活动
- D.律师不得损害其他律师的威信
- A.与犯罪嫌疑人会见、通信的权利
- B.执业活动中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的权利
- C.要求法官签发调查令的权利
- D.提出新证据的权利
- A.10日内
- B.7日内
- C.5日内
- D.3日内
- A.甲向某地人民法院起诉
- B.甲向公安机关申请身份证补办
- C.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双方共同向公证机构申请公证
- D.公证机构某公证员开车去外地出差,途中将甲撞伤,甲向公证机构要求赔偿损失
- A.2007年
- B.2005年
- C.2006年
- D.2008年
- A.10个工作日内
- B.15个工作日内
- C.20个工作日内
- D.30个工作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