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律师职业道德
- 8
-
国资律师事务所
- 10
-
公证
- 11
-
公证民事法律责任
- A.举证权
- B.质证权
- C.以自己名义向法院申请回避权
- D.辩论权
- E.对法庭的不正当询问有拒绝回答权
- A.物证和书证
- B.证人证言
- C.被告人供述
- D.受害人陈述
- E.电子证据
- A.侦查人员对受害人制作的询问笔录
- B.鉴定结论
- C.合议庭讨论笔录
- D.审判委员会讨论笔录
- E.证人证言
- A.保守秘密
- B.不得在同一案件中担任双方代理人
- C.不得介绍贿赂
- D.不得私自收取当事人费用
- E.不得为有罪的刑事被告人辩护
- A.成立3年以上
- B.具有20名以上的执业律师
- C.经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批准
- D.经省级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 E.必须是合伙律师事务所\
- A.债权人无正当事由拒绝受领标的物
- B.债权人下落不明
- C.债权人死亡后未确定继承人
- D.债务人已提供担保
- E.债务人已履行部分债务
- A.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 B.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 C.不违背社会公德
- D.涉外婚姻公证需本人办理
- E.申请事项不属于专业技术鉴定、评估事项
- A.当事人住所地的公证机构
- B.当事人经常居住地的公证机构
- C.行为地的公证机构
- D.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
- E.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
- A.申请人只能是公证当事人
- B.申请人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公证书有错误
- C.必须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
- D.必须收到公证书之日起1年内提出
- E.必须在收到公证书之日起2年内提出
- 21
-
公证书的效力表现在
- A.证据效力
- B.使法定公证事项生效的效力
- C.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 D.与法院判决书的效力相同
- E.不得申请复议的效力
- A.侦查阶段
- B.审查起诉阶段
- C.收到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副本以后
- D.第一审开庭审理后
- A.劝说当事人认罪
- B.将通讯手机借给犯罪嫌疑人使用
- C.回答犯罪嫌疑人相关法律问题
- D.要求侦查人员回避
- A.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 B.合同纠纷引起的诉讼
- C.以法人为被告的民事诉讼
- D.涉及个人隐私的民事诉讼
- A.10万元
- B.20万元
- C.30万元
- D.50万元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4年
- A.驳回申请
- B.为李某另行指定律师辩护
- C.受理申请由李某自行辩护
- D.指定李某的近亲属为其辩护
- A.西藏藏族专科法律毕业生
- B.我国台湾地区居民
- C.美国居民
- D.过失犯罪刑罚执行完毕的
- 29
-
律师执业的法律限制有
- A.人大常务委员不得从事非诉讼业务
- B.高等院校科研人员不得兼职律师
- C.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
- D.外国国籍律师不得在我国执业
- A.1986年
- B.1993年
- C.1997年
- D.2007年
- A.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案件
- B.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 C.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 D.被告人经济困难的案件
- A.文书公证
- B.纳税证明公证
- C.有无犯罪记录公证
- D.财产分割公证
- A.自提存之日起3日内出具提存公证书
- B.扣除提存费用后上缴国库
- C.不计算提存物的孳息
- D.一律向提存公证申请人收取提存费用
- A.理事会
- B.常务理事会
- C.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 D.监事会
- A.以医学出生证明为准
- B.以户籍证明为准
- C.以确切证明出生时间的证据为准
- D.以近亲属证言为准
- A.对抗第三人
- B.从抵押物上清偿到期债务
- C.留置抵押物
- D.对抗抵押权人
- A.应当制作调解书
- B.不以双方当事人同意为限
- C.由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进行
- D.调解不成的重新进行公证
- 38
-
提存公证的管辖机构一般为
- A.合同订立地的公证处
- B.债权人经常居住地的公证处
- C.债务履行地的公证处
- D.债务人经常居住地的公证处
- A.提存公证
- B.收养公证
- C.拍卖公证
- D.抵押公证
- A.在我国域外制作的委托书
- B.合同
- C.继承
- D.涉外婚姻
- A.1979年
- B.1982年
- C.1993年
- D.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