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重复保险
- B.再保险
- C.共同保险
- D.责任保险
- E.强制保险
- A.主体必须是被保险人自己
- B.必须是出于其自身的主观故意
- C.在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两年内
- D.法律效果必须是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需要支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 E.保险合同复效之日起两年内
- A.保险人未向投保人说明免责条款的
- B.保险人未向投保人说明全部条款的
- C.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的
- D.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
- E.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
- A.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 B.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履行保险标的物安全的保证义务
- C.保险标的物危险程度显著增加
- D.保险合同效力中止经过两年未复效
- E.投保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 A.有限责任公司
- B.股份有限公司
- C.个人
- D.事业单位
- E.社会团体
- 14
-
我国采取的保险监管模式为
- A.实体监管模式
- B.准则监管模式
- C.形式监管模式
- D.公示监管模式
- A.综合医疗保险
- B.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 C.护理保险
- D.普通医疗保险
- A.先天性疾病
- B.心脏病
- C.脑中风
- D.尿毒症
- A.半年
- B.一年
- C.一年半
- D.两年
- 18
-
下列不属于团体年金的是
- A.团体延期缴清年金
- B.预存管理年金
- C.保证年金
- D.暂存年金
- A.10%
- B.20%
- C.30%
- D.50%
- A.年金保险
- B.分红保险
- C.投资连结保险
- D.万能人寿保险
- A.工程履约保证保险
- B.工程投标保证保险
- C.工程预付款保证保险
- D.产品保证保险
- A.30天
- B.45天
- C.60天
- D.90天
- A.场所责任险
- B.电梯责任险
- C.承包人责任险
- D.产品责任险
- A.医疗费用
- B.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遭受的损失
- C.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停业的损失
- D.交通事故产生的仲裁费用
- A.被保险人违法行为导致的损失
- B.增加挂车而未事先征得保险人同意导致的损失
- C.爆炸致机动车损失
- D.车辆自身缺陷致机动车损失
- A.火灾保险合同
- B.信用保险合同
- C.保证保险合同
- D.责任保险合同
- A.60万元
- B.64万元
- C.80万元
- D.100万元
- A.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 B.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
- C.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且不退还保险费
- D.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但对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要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 29
-
保险合同终止的原因不包括
- A.保险合同中止
- B.保险人终止
- C.保险人已经适当履行保险金给付义务
- D.保险标的物全部灭失
- A.暂保单与正式保单的法律效力相同,待正式保单签发后,自动失效
- B.签发暂保单是订立保险合同的必经程序
- C.在正式保单签发前,系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险保障的书面凭证
- D.在暂保单出具后,若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应据此承担保险给付义务
- A.甲为自己购买的一注彩票投保
- B.乙为3岁的女儿购买人寿险
- C.丙为屋前的一棵国家一级保护树木投保
- D.丁为自己与女友的恋爱关系投保
- A.因甲某谎报年龄,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 B.解除与甲某的保险合同,所收保险费不予退还
- C.对甲某按41岁起保计算,对多收部分保险费退还甲某或冲抵其以后应缴纳的保险费
- D.解除与甲某的保险合同,所收保险费扣除手续费后退还甲某
- 33
-
从性质上说,再保险合同是
- A.从属于原保险合同
- B.损失保险合同
- C.责任保险合同
- D.财产保险合同
- A.受益人
- B.保险经纪人
- C.保险代理人
- D.保险公估人
- A.保险行为营利性
- B.保险分担社会性
- C.保险资金公益性
- D.保险目的合法性
- 36
-
下列不属于保险特别法的是
- A.海商法中的海上保险法
- B.保险合同法
- C.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法
- D.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法
- A.1985年公布实施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
- B.1992年通过的《海商法》
- C.1995年通过的《保险法》
- D.2002年对《保险法》的修改
- A.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
- B.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 C.原保险与再保险
- D.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