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特别纳税调整
- 9
-
发票
- 10
-
税法主体
- 11
-
自主关税
- 12
-
属于纳税人权利的是( )
- A.税收知情权
- B.申请退税权
- C.请求回避权
- D.接受检查权
- E.请求国家赔偿权
- A.设立登记
- B.变更登记
- C.停业、复业登记
- D.注销登记
- E.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 A.全额累进税率
- B.超额累进税率
- C.超率累进税率
- D.比例超倍累进税率
- E.定额超倍累进税率
- A.自来水
- B.珍珠奶茶
- C.天然原油
- D.音像制品
- E.煤炭
- A.纳税人完全履行纳税义务
- B.纳税义务因超过法定期限而消灭
- C.纳税人具备法定免税条件
- D.纳税人消失
- E.有关税法的废止
- A.5年
- B.10年
- C.18年
- D.15年
- A.向学校捐赠所立的书据
- B.无息贷款合同
- C.购房合同
- D.农业保险合同
- A.公共汽车
- B.拖拉机
- C.捕捞、养殖渔船
- D.军队专用车辆
- A.因夫妻财产分割而将原共有房屋产权归属一方的
- B.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
- C.军事单位承受土地用于军事设施的
- D.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行为的
- A.归中央政府所有
- B.归地方政府所有
- C.中央和地方政府各分享50%
- D.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征税,收入归各自所有
- A.中央政府所有
- B.地方政府所有
- C.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50%
- D.中央政府占70%,地方政府占30%
- A.城镇土地使用税
- B.耕地占用税
- C.土地增值税
- D.土地使用税
- A.医院的住院大楼
- B.个人自用的单身公寓
- C.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
- D.工厂厂房
- A.甲城市
- B.乙城市
- C.丙城市
- D.由税务机关指定纳税城市
- A.商场办公楼用地
- B.国家机关自用的土地
- C.寺庙自用的土地
- D.直接用于农业的生产用地
- A.资源税
- B.增值税
- C.消费税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工资薪金所得
- B.财产租赁所得
- C.劳务报酬所得
- D.股息所得
- A.退休金3000元
- B.出版专著,获得稿酬5000元
- C.从事技术咨询,获得咨询费850元
- D.购买家具,参加抽奖获得价值1000元的奖品
- A.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
- 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时间满一个纳税年度
- C.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但连续十年未居住
- D.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但目前未居住
- A.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 B.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 C.降低税率
- D.税额抵免
- A.依法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 B.依法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 C.支付给金融机构的贷款利息
- D.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 A.25%
- B.20%
- C.15%
- D.10%
- A.国务院
- B.海关总署
- C.财政部
- D.关税税则委员会
- A.2007年1月1日
- B.2007年10月1日
- C.2008年1月1日
- D.2008年10月1日
- A.纳税人居住地
- B.承包合同签订地
- C.纳税人机构所在地
- D.工程所在地
- A.公安机关按规定收取的护照工本费
- B.法院按规定收取的诉讼费
- C.家政公司收取的服务费
- D.工会按规定收取的工会会员费
- A.按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
- B.按邮电通讯劳务征收营业税
- C.按兼营行为征收增值税
- D.按混合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营业税
- D.印花税
- A.某电器卖场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售货物
- B.某高档酒店设有客房、餐厅,同时附设商场销售货物
- C.某购物中心销售时装、化妆品,同时附设快餐厅提供餐饮服务
- D.某建筑公司承建了某项工程并为该项工程提供建筑材料
- A.卷烟
- B.黄酒
- C.汽车
- D.金银首饰
- A.纳税人住所地
- B.销售地的主管税务机关
- C.纳税人机构所在地
- D.市级税务主管机关确定
- A.征税客体
- B.税率
- C.纳税期限
- D.纳税环节
- A.1992年1月1日
- B.1994年1月1日
- C.1995年1月1日
- D.2000年1月1日
- A.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 B.税收法律关系的本质
- C.税收法律关系的客观方面
- D.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
- A.增值税法
- B.营业税法
- C.房产税法
- D.消费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