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强化卷(九)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27. 因污染环境发生的纠纷,污染者应承担的举证责任有【 】

  • A.不承担责任的情形
  • B.减轻责任的情形
  • C.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
  • D.受害人的损失
  • E.污染者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9

28.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包括【 】

  • A.国际环境条约
  • B.国际环境习惯
  • C.一般法律原则
  • D.辅助性渊源
  • E.“软法”
10

26. 法律规定的不得新建排污口的区域包括【 】

  • A.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
  • B.重要渔业水域
  • C.所有渔业水域
  • D.海滨风景名胜区
  • E.海洋自然保护区
11

25. 我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 】

  • A.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 B.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 C.突发安全生产事件
  • D.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
  • E.辐射环境污染事件
12

24. 下列选项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防治粉尘污染的规定是【 】

  • A.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粉尘
  • B.城市政府应当采取绿化责任制
  • C.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人口集中的地区焚烧沥青
  • D.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
  • E.禁止在人口集巾地区露天焚烧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13

23. 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环境的主要措施包括【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 B.建立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点或者设立保护标志
  • C.监视、监测环境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的影响,并采取措施维护和改善其生长条件
  • D.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E.采取拯救措施
14

21. 我国现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构成部分有【 】

  • A.宪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 B.环境与资源保护专门法律
  • C.其他法律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条款
  • D.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
  • E.环境与资源保护部门规章
15

22.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处罚程序中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权利的情形有【 】

  • A.责令停产停业
  • B.吊销许可证
  • C.吊销执照
  • D.较大数额罚款
  • E.不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16

20.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件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法律责任形式是【 】

  • A.民事责任
  • B.刑事责任
  • C.行政责任
  • D.侵权责任
18

18. 有权制定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是【 】

  • A.省级人民政府
  • B.国务院
  • C.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 D.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19

17. 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 】

  • A.矿区污染治理
  • B.矿区生态补偿
  • C.矿产资源开采
  • D.矿产资源勘查
20

16. 被称为“谨慎原则宣言”的是【 】

  • A.《里约宣言》
  • B.《卡塔赫纳议定书》
  • C.《人类环境宣言》
  • D.《生物多样性公约》
22

15. “南极条约体系”的基础是1959年的【 】

  • A.《养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
  • B.《南极条约》
  • C.《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
  • D.《管制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的公约》
23

14. 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分为【 】

  • A.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专业规划
  • B.区域综合规划和区域专业规划
  • C.区域综合规划和流域综合规划
  • D.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
25

12. 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下列哪个部门组织编制【 】

  • A.省级人民政府
  • B.市级人民政府
  • C.县级人民政府
  • D.省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27

10. 依照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 】

  • A.核心区、缓冲区、外围保护区
  • B.核心区、实验区、外围保护区
  • C.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 D.实验区、缓冲区、外围保护区
30

8. 持枪猎捕的,必须取得下列哪级公安机关核发的持枪证【 】

  • A.县、市级
  • B.县级以上
  • C.地市级
  • D.省级
31

4. 对于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是【 】

  • A.公民
  • B.社会团体
  • C.法人
  • D.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
32

5.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和【 】

  • A.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 B.海水的污染防治
  • C.雪山、冰川的污染防治
  • D.管道水体的污染防治
33

3. 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34

2. 我国实行排污收费制度主要体现了【 】

  • A.公众参与原则
  • B.协调发展原则
  • C.受益者负担原则
  • D.预防原则
35

1. 下列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是【 】

  • A.国家环境行政管理权
  • B.公民的环境权益
  • C.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
  • D.公民对家养动物的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