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根据《海岛保护法》的规定,在无居民海岛上禁止的行为有()

  • A.采石
  • B.挖海砂
  • C.采伐林木
  • D.采集生物样本
  • E.旅游
10

根据201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

  • A.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
  • B.禁止机动车行驶
  •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 D.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
  • E.停止露天烧烤
11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
  •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 E.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12

在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的有()

  • A.环境质量标准
  • B.污染物排放标准
  • 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 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 E.环境基础标准
1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社会性特征的决定因素有()

  • A.该法具有阶级性
  • B.环境要素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 C.该法具有民族性
  • D.破坏与维护环境的受害或者获益群体具有广泛性
  • E.环境与资源和人类关系密切
14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体系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C.《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 D.农业部颁布的《草种管理办法》
  • E.《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条例》
15

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在大会通过的文件中,不包括()

  • A.《里约宣言》
  • B.《21世纪议程》
  • C.《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 D.《世界自然宪章》
17

建设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有多人申请同一项目许可的,应当依法通过()

  • A.拍卖方式确定被许可人
  • B.买卖方式确定被许可人
  • C.招标方式确定被许可人
  • D.授权方式确定被许可人
19

A、B两镇分别位于龙潭溪上下游,A镇通过引水渠将溪水引入本镇,解决了用水问题。由于龙潭溪水量有限,A镇的引水行为导致处在下游B镇的用水受到影响。为此,两镇村民经常发生冲突。为解决该纠纷,A、B两镇可以采用的方式是()

  • A.申请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A、B两镇对裁决结果必须遵照执行
  • B.请求县政府调解,A、B两镇对调解结果必须执行
  • C.请求任何一级政府调解,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D.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

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海洋倾倒区中的临时倾倒区是()

  • A.为紧急处置一类废弃物而确定的
  • B.为倾倒试验而确定的
  • C.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原因而划定的一次性专用倾倒区
  • D.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原因而划定的永久性专用倾倒区
21

王某为某农业大学教授,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那么王某必须履行的手续是()

  • A.经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
  • B.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
  • C.经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D.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23

下列工作属于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监督管理权的是()

  • A.防止海岸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
  • B.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 C.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
  • D.防止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
24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超标排污的,处以应缴纳排污费数额的()

  • A.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 B.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 C.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 D.3倍罚款
27

政府实施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的手段中,下列不属于行使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管理权的是

  • A.开发利用环境许可权
  • B.行政强制权
  • C.代表国家行使民事索赔权
  • D.开发利用环境的监督管理权
2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公众参与原则中,公众参与的内容()

  • A.环境知情权
  • B.参与决策权
  • C.监督权
  • D.环境开发权
30

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确立下来,是在()

  • A.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
  • B.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
  • C.200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 D.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32

下列法律文件制定于整合型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时期的是()

  • A.美国《清洁空气法》
  • B.美国《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
  • C.日本《烟煤控制法》
  • D.日本《森林法》
33

下列属于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是()

  • A.《水法》
  • B.《森林法》
  • C.《环境保护法》
  • D.《海洋环境保护法》
34

“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国家行动以及国际合作的关键词,始于()

  • A.1909年在巴黎召开的“保护自然国际大会”
  • B.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 C.1982年在内罗毕召开的“人类环境特别会议”
  • D.1992年召开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
35

对环境和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是()

  • A.环境法学
  • B.环境科学
  • C.自然科学
  • D.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