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取得方式是登记
- B.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期为10年,自授权公告之日起算
- C.对布图设计专有权可以适用强制许可
- D.对受保护的布图设计进行反向工程不构成侵权
- E.布图设计专有权的转让自书面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
- A.人民法院
- B.市知识产权局
- C.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 D.商标局
- E.商标评审委员会
- A.仅由转让人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 B.仅由受让人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 C.转让人和受让人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 D.实行连同转让原则
- E.实行自由转让原则
- A.书面原则
- B.先申请原则
- C.单一性原则
- D.先发明原则
- E.先使用原则
- A.如果二者均未使用“华利”商标,应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
- B.如果二者在同一天申请,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
- C.如果二者同一天申请且均未使用或同日使用,由商标局驳回两者的申请
- D.如果二者同一天申请且均未使用或同日使用,由双方自行协商
- E.如果二者同一天申请且均未使用或同日使用,由商标局主持抽签决定
- A.请求书
- B.说明书
- C.摘要
- D.权利要求书
- E.附图
- A.乙违反与甲订立的保密协议,于2009年11月在某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记载该发明内容的论文
- B.丙将与甲的发明同样的电话机于2009年6月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
- C.甲将其发明的电话机于2009年5月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
- D.甲发明的电话机于2009年10月在北京某超市出售
- E.甲于2009年11月在某省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记载该发明内容的论文
- A.大学生为完成作业将他人已发表的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
- B.教师为制作课堂教学的课件将他人已发表的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
- C.将中国公民已经发表的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在国内出版发行
- D.将中国公民已经发表的中文作品翻译成韩文,在国内出版发行
- E.立法机关将英文版本的国际公约翻译成中文
- A.王教授对《巴黎公约》的译文
- B.人大常委会对《巴黎公约》的译文
- C.《巴黎公约》
- D.法官撰写的判决书
- E.司法解释
- A.表明表演者身份
- B.许可他人复制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 C.许可他人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 D.许可他人出租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 E.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 A.《伯尔尼公约》
- B.《马德里协定》
- C.《巴黎公约》
- D.《因特网条约》
- A.厂商名称必须注册才受保护
- B.驰名商标可以跨类保护
- C.实用新型优先权期限为6个月
- D.商标的优先权期限为6个月
- A.植物新品种权
- B.地理标志权
- C.商业秘密权
- D.商号权
- A.软件
- B.数据库
- C.外观设计
- D.科学发现
- A.新颖性
- B.一致性
- C.创造性
- D.稳定性
- A.联系方式
- B.许可合同编号
- C.商品产地
- D.许可使用的期限
- A.自被争议的注册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1年
- B.自被争议的注册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2年
- C.自被争议的注册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3年
- D.自被争议的注册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5年
- A.3个月
- B.6个月
- C.12个月
- D.18个月
- A.期满前3个月内
- B.期满后3个月内
- C.期满前后各6个月内
- D.期满前后各12个月内
- 27
-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是( )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0年
- A.联合商标
- B.防御商标
- C.证明商标
- D.集体商标
- A.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国家工商局商标局
- C.商标评审委员会
- D.国家知识产权局
- 30
-
我国商标法不保护( )
- A.集体商标
- B.组合商标
- C.立体商标
- D.气味商标
- A.新颖性
- B.创造性
- C.实用性
- D.独创性
- A.可以责令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 B.可以责令停止侵权
- C.可以责令赔偿损失
- D.可以责令停止侵权或赔偿损失
- A.一种新型饮料
- B.饮料的包装盒
- C.饮料的制造方法
- D.饮料的配方
- A.植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
- B.一种新型的工艺流程
- C.一种新型构造的电动工具
- D.一种液态的新药品
- A.实质审查
- B.初步审查
- C.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
- D.初步审查或实质审查
- A.该公司
- B.该研究中心
- C.该研究中心和该大学
- D.王某和冯某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 A.2020年12月31日
- B.2020年8月23日
- C.2060年12月31日
- D.2060年8月23日
- A.发明创造完成日
- B.申请日
- C.专利申请时
- D.完成日或申请日
- A.甲杂志转载乙杂志刊登的作品
- B.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像制品
- C.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
- D.广播电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
- A.未经许可,在编写小学生辅导教材时,汇编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 B.未经许可,电视台在报道事实新闻中,不可避免地再现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 C.未经许可,免费表演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 D.未经许可,将外国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 A.出版社对该书的装帧设计享有邻接权
- B.出版社对该书的版式设计享有邻接权
- C.出版社的邻接权保护期截止于该书出版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 D.出版社依法享有十年的专有出版权
- A.小说
- B.电影
- C.电视剧
- D.软件
- A.丙应该取得甲的许可
- B.丙应该取得乙的许可
- C.丙应该取得甲和乙的许可
- D.丙应该取得甲或乙的许可
- A.必须在我国境内首先出版,才予以保护
- B.必须在我国境内首先发表,才予以保护
- C.我国应予以保护
- D.必须在我国办理登记手续,才予以保护
- A.依法由甲公司享有
- B.依法由丁晓享有
- C.依法由甲公司和丁晓共有
- D.依法由甲公司和丁晓协议约定
- A.剧本的作者是甲、乙、丙
- B.剧本的著作权人是甲、乙、丙
- C.剧本的作者是丙
- D.剧本的作者是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