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5

24.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为  (  )

  • A.一般主体
  • B.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 C.其他非国有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 D.非国有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
  • E.国家工作人员
16

25. 下列哪些人员可以构成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 )

  • A.军人
  • B.农民
  • C.工人
  • D.大学老师
  • E.无业人员
17

23.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 ( )

  • A.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 B.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 C.犯罪分子主观恶意较小
  • D.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 E.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18

22. 下列犯罪,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是  (  )

  • A.想象竞合犯
  • B.结果加重犯
  • C.连续犯
  • D.继续犯
  • E.结合犯
19

21. 陈某(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元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现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 ( )

  • A.追究刑事责任
  • B.不追究刑事责任
  • C.从轻、减轻处罚
  • D.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 E.可以免除处罚
21

20.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只能是 ( )

  • A.国家工作人员
  •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C.司法工作人员
  • D.行政执法人员
23

18. 阻碍军事行动罪侵犯的对象是 ( )

  • A.武装警察
  • B.警卫部队
  • C.武装部队
  • D.地方武装部队
24

14.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 )

  • A.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 B.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 C.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
  • D.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
25

15. 偷税罪的犯罪主体是 ( )

  • A.一般主体
  • B.纳税人
  • C.扣缴义务人
  • D.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26

16. 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 ( )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B.有利害关系的人
  • C.国家工作人员
  • D.任何公民
27

12. 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情形,构成 (  )

  • A.间谍罪
  • 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 C.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 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29

11. 我国刑法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下列对其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
  • B.有利于放纵犯罪
  • C.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 D.体现了“历史从宽、现行从严”的政策
30

10. 不属于刑罚执行制度的是 ( )

  • A.减刑
  • B.假释
  • C.缓刑
  • D.时效
31

8.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 )

  • A.公安机关
  • B.检察机关
  • C.审判机关
  • D.行政机关
33

7. 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受到教唆后,因害怕受惩罚,未去银行抢劫。在此案中,王某、李某的行为 ( )

  • A.构成共同犯罪
  • B.李某无罪,王某单独负教唆抢劫罪的刑事责任
  • C.均无罪
  • D.王某无罪
34

5. 持直接故意心理态度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是( )

  • A.应当预见并希望发生
  • B.已经预见并希望发生
  • C.明知并希望发生
  • D.已经预见并放任发生
36

3. 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

  • A.属地原则
  • B.属人原则
  • C.保护主义原则
  •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主义原则和普遍原则
37

4. 触犯刑法的行为  ( )

  • A.即使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构成犯罪
  • B.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认定为犯罪
  • C.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认定为犯罪
  • D.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应当不认定为犯罪
38

2.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

  •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39

1. 下列不属于我国广义刑法的是  (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B.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利用合同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
  • 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盗窃数额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