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挪用资金罪
- 11
-
拘役
- 12
-
刑法的溯及力
- 13
-
刑事责任能力
- A.本罪主体仅限于已经有配偶的人
- B.“有配偶”包括存在事实婚姻的情形
- C.已经登记结婚但未与配偶同居的人,再结婚不构成重婚罪
- D.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生子的,成立本罪
- E.已经起诉离婚但在上诉期间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可成立重婚罪
- A.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
- B.疾病形成的危险
- C.动物的侵袭
- D.自然灾害
- E.行为人误认为存在的危险
- 16
-
刑罚权的内容包括()
- A.制刑权
- B.求刑权
- C.量刑权
- D.行刑权
- E.减刑权
- A.故意杀人罪
- B.爆炸罪
- C.强奸罪
- D.抢劫罪
- E.贩卖毒品罪
- A.法律主义
- B.禁止事后法
- C.禁止类推解释
- D.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 E.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 A.一般士兵不成立本罪
- B.客观上必须滥用职权
- C.虐待行为要求情节恶劣
- D.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 A.行为人主观上要求以营利为目的
- B.聚众赌博是本罪客观行为方式
- C.以赌博为业是本罪客观行为方式
- D.开设赌场是本罪客观行为方式
- A.本罪的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 B.本罪在客观方面以违反国家规定为前提
- C.本罪仅限于对商品进行虚假广告
- D.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 A.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出卖的目的
- B.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行为
- C.本罪的犯罪对象包括成年男子
- D.本罪的犯罪主体仅限于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
- A.本罪的对象仅限于妇女
- B.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 C.本罪不需要行为人出于满足性欲的内心倾向
- D.本罪的主观方面仅限于故意
- A.伪造的方法没有任何限制
- B.伪造行为要达到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真币的程度
- C.伪造的货币包括正在通用的外国货币
- D.伪造的货币应当具有与真货币一致的特征
- A.毒品犯罪
- B.恐怖活动犯罪
- C.侵犯财产罪
- D.贪污贿赂犯罪
- A.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 B.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 C.帮助不限于提供经费、场所和物资
- D.帮助的对象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的
- A.本罪的文物仅限于国家一级文物
- B.本罪的行为仅限于将文物从境内走私到境外
- C.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不构成本罪
- D.在内海收购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可成立本罪
- A.只能是过失
- B.可以是故意
- 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 D.同时包括故意和过失
- A.犯罪之日
- B.犯罪行为着手之日
- C.构成犯罪之日
- D.犯罪行为终了之日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0年
- A.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 B.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
- C.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
- D.负有血债的犯罪分子
- A.拘役
- B.管制
- C.缓刑
- D.假释
- A.行为标准说
- B.犯罪构成说
- C.法益标准说
- D.结果标准说
- A.已满75周岁
-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 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 35
-
犯罪动机的主要作用是()
- A.影响定罪
- B.区分此罪与彼罪
- C.区分罪与非罪
- D.影响量刑
- A.三权分立
- B.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 C.心理强制说
- D.社会契约论
- A.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
- B.社会危害性是相对稳定性与易变性的统一
- C.社会危害性是违法性与合法性的统一
- D.社会危害性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 A.刑事法
- B.公法
- C.实体法
- D.程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