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自考刑法学(00245)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可以分为( )。

  • A.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 B.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 C.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 D.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 E.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
15

《刑法》规定的毒品的再犯中的前罪包括( )。

  • A.走私毒品罪
  • B.制造毒品罪
  • C.贩卖毒品罪
  • D.运输毒品罪
  • E.非法持有毒品罪
16

下列不属于正当防卫的包括( )。

  • A.假想防卫
  • B.事前防卫
  • C.防卫挑拨
  • D.特殊正当防卫
  • E.偶然防卫
17

依据我国刑罚,下列关于追诉期限的计算正确的是( )。

  • A.对没有持续状态的犯罪,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 B.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C.犯罪行为有持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D.被害人提起控告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E.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时效中断,其追诉时效从后罪成立之日起重新计算
18

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

  • 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 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 C.刑罚与犯罪人年龄相适应
  • D.刑罚与犯罪人的国籍相适应
  • E.刑罚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相适应
19

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商标是指( )。

  • A.他人的商标
  • B.他人正在使用的商标
  • C.他人的商标和商品名称
  • D.他人的注册商标
20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 )。

  • A.是一般主体
  • B.只能是火车司机
  • C.只能是列车员
  • D.只能是铁路职工
21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观方面( )。

  • A.是故意犯罪
  • B.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牟利的目的
  • C.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
  • D.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出卖的目的
22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犯罪主体是( )。

  • A.国家工作人员
  • B.邮政工作人员
  •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D.一般主体
23

依照《刑法》规定,将电信充值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行为( )。

  • A.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 B.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
  • C.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 D.应以故意毁损财务罪定罪处罚
24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犯罪主体是( )。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B.国家工作人员
  • C.依法掌握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
  • D.一般主体
25

组织卖淫罪犯罪对象的“他人”( )。

  • A.只限于女性
  • B.包括女性和男性
  • C.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
  • D.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男性和女性
26

招摇撞骗罪的行为人所冒充的是( )。

  • A.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 B.司法工作人员的身份
  • C.军警人员的身份
  •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
27

逃税罪的犯罪主体( )。

  • A.扣缴义务人
  • B.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 C.中国的纳税人
  • D.纳税人
28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 )。

  • A.应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
  • B.应以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定罪处罚
  • C.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 D.不构成犯罪
29

拘役的执行机构是( )。

  • A.公安机关
  • B.人民法院
  • C.人民检察院
  • D.司法厅(局)
30

下列不属于法定的量刑情节的是( )。

  • A.中止犯
  • B.未遂犯
  • C.防卫过当
  • D.犯罪手段
31

下列关于犯罪的分类中,属于法定分类的是( )。

  • A.重罪与轻罪
  • B.自然犯与法定犯
  • C.隔隙犯与非隔隙犯
  • D.身份犯与非身份犯
33

不属于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的是( )。

  • A.危害行为
  • B.危害结果
  • C.犯罪目的
  • D.犯罪对象
35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不包括( )。

  • A.抑制犯罪意志的原因
  • B.抑制犯罪行为的原因
  • C.抑制因果关系的原因
  • D.抑制犯罪结果的原因
36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的任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惩罚犯罪
  • B.预防犯罪
  • C.保护法益
  • D.禁止犯罪
37

刑法理论一般将刑法的解释方法分为( )。

  • A.历史解释与体系解释
  • B.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
  • C.比较解释与历史解释
  • D.目的解释与历史解释
38

下列不属于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基本内容的是( )。

  • A.平等地保护法益
  • B.平等地认定犯罪
  • C.平等地裁量刑罚
  • D.平等地享受特权